上午九點半。
在a股開盤的一瞬間,龐大的賣單開始涌現。
彼時的股市,如同奔涌的飛瀑,飛流直下三千尺。
在開盤五分鐘之內,平均跌幅突破了十個點。
外資的瘋狂外逃,恐慌情緒進一步加劇了散戶的割肉立場。
于是在第一波的暴跌之后,由散戶引發的第二波下跌,拉開帷幕。
無論是炒股的還是不炒股的,都聚精會神的關注著這歷史性的一刻。
先前,在幾次貿易戰和科技戰中,也出現過類似的情況,
但跌停的股票雖然也不少,但實際上占比其實很少。
大多數股票只是因為市場情緒導致的下跌,遠達不到跌停的水平,
而還有一部分股票,甚至還會逆勢上漲。
比如中糧、中儲、軍工等國字頭企業。
而這一次,則是無差別跌停。
股市的前提,就是資本的流通和運作,
就像是一個稍微高級一些的人性游戲,當這個游戲足夠開放,就越發好玩,
當所有渠道都被關閉,最后變成了私服,那自然也就無人在意了。
而現在,華夏股市就正面臨著這樣的危機。
孤立計劃之后,意味著華夏的市場也幾乎被世界主要資本國家全部隔離,
本來就半封閉的華夏股市,這下徹底成了自娛自樂的小游戲。
哪怕沒有資本外逃,散戶的割肉離場也是必然。
但對于國家而言,這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壞消息。
雖然從金融監管的層面來講,股市并不受國家待見,
因為這是中產階層的吞金獸,是頭部資本進行財富聚集的手段。
但從市場角度來說,股市又是市場的資金池和晴雨表。
如果沒有股市的推動和唱高,沒有上市企業的財富傳說,
僅僅靠著國家補貼的話,對市場激勵是極為有限的。
但市場情緒和理性從來不沾邊,主流資金撤離之后,散戶們自發形成的羊群效應,就像是細泵抽血一般,雖然小,但源源不斷。
此時關注著華夏股市的不止華夏的股民,還有境外各國的風投公司。
最先撤離的是他們,看到機會的同樣也是他們,
區別在于,撤離是為了盡可能的保留住資金,
而機會在于,當華夏股市徹底作廢之后,他們便可以以低廉的價格重新大肆收割。
通宵撤離,讓他們平均損失了過半的利潤,
但如果華夏股市自此一蹶不振,躺在大盤上那些低廉的股票,將會成為最優質的投資資源。
追漲殺跌雖然是最忌諱的事情,
但如果跌的猛,那就另說了。
四百跌倒三百多的byd他們猶猶豫豫,但如果跌倒一兩百甚至十幾二十塊,他們但凡猶豫一秒,都是對金錢的不尊重。
有沒有這個可能?
答案是肯定的。
因為華夏人已經對自己的股市沒有了信心,資金外流勢必會愈演愈烈。
就像當初的p2p一樣,只要有信心,這個騙局就能源源不斷的一直維持下去,但如果普遍喪失了信心,用不了幾天就會徹底被掃進時代的垃圾堆里。
而現在的華夏股市,在這些外資眼中和當年的p2p并無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