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葉老和兩位大佬的撐腰,顧然毫不掩飾自己的喜悅。
各式各樣的身份倒是次要,
對他而言最重大的意義在于后續的研究和應用上,所有的阻礙和桎梏,在此刻蕩然無存。
全場所有院士的目光,聚焦在他身上。
當一個年輕人被提拔到這樣的高度,就意味著他不再代表個人,而是代表著國家意志。
什么異議、反對和質疑,在此刻都將不復存在。
一些年長的院士,經歷過葉老當家做主的階段,
所以他們都清楚,如果顧然能夠將新物理體系真正落實,并且引領了物理學革命。
那他將會順理成章的成為第二個葉知寒。
在眾人的關注之下,顧然緩緩開口。
一個年輕人在這些前輩們面前,自然不敢有半分說教的味道。
所以他的發言就樸實了許多。
“新物理體系的建立,是對人類現有認知的一次革新,”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現代物理學,靠全世界的物理學家,前后接力了上百年才趨于完善,”
“而這次只有我們自己。”
“需要多長時間沒有人知道,但我可以肯定的是,新物理學體系將會為人類科技文明帶上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極大程度的顛覆現有的科技路徑和認知。”
“所以,這過程或許漫長,但注定不會無趣。”
顧然看向眾人:“因為國際形勢嚴峻,所以接下來的物理學體系建設,不會是一個磨洋工的過程,”
“基礎材料重點實驗室出現的任何成果,各大相關研究所都要密切進行關注和驗證試驗,”
“華夏天宮重工集團會做好提前量,用充分的準備去承接中科院的科研理論,從而最快的進行成果化驗證。”
“同時,各大研究所也應積極進行鈁碎片以及物理學體系建設的相關工作,無論成果大小,都請第一時間進行匯總,科工部這邊都會做好收錄。”
丁一清了清嗓子:“在后續的評優評先科學技術進步獎等活動中,對于新物理體系建設的貢獻度,也會作為一個重要考量標準。”
接下來的時間,胡安作為中科院院長,對院內的一些工作進行了重新部署。
各個研究院各個學科和工業門類所負責的板塊,進行了責任劃分。
盡管不少院士對所謂的鈁元素和新物理學體系還一頭霧水,
但責任就已經悄然的擔在了肩膀上。
一晚上的工作安排和細則下達完成之后,時間已經到了晚上十一點左右。
隨著丁一宣布會議結束,在場的不少院士還猶猶豫豫的沒有離開。
不管是胡安還是丁一,前前后后通知了很多信息,
但似乎有些最重要的信息始終沒有公布。
比如那個萬眾矚目的基本材料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員任命,
以及新的華夏天宮重工集團的人事任命和中科院院士調動,
這些內容都還沒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