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火鍋店里的服務員提供的當時情況,孩子就是個熊孩子。
監控視頻里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小孩子在周圍亂跑,玩著紙飛機。
隔著屏風的三個犯罪嫌疑人,甚至不是小孩子第一個招惹的對象。
在孩子的紙飛機飛進他們火鍋之前,孩子就曾沖撞過一名在隔壁吃飯的女性。
只不過,對方比較大度,沒有計較。
孩子的父母也沒有教訓孩子,依然是任由孩子在玩鬧。
而導火索,應該就在于孩子的飛機進了人家的火鍋后,這對父母竟然沒有道歉,反而跟人家吵了起來。
用服務員回憶的話說,就是那對父母認為,孩子那么小,什么都不懂,三個大男人跟孩子較什么勁啊。
王松這邊的排查有了重大進展。
雖然監控當中還是沒有三名犯罪嫌疑人的面部特征,但是被害人一家三口被滅門的原因算是找到了。
說起來這個原因可能很滑稽,因為孩子玩鬧紙飛機飛到了對方的火鍋里,然后引來滅門之禍。
但是……
結合犯罪嫌疑人逃犯的身份,其實也不難理解。
王松從事刑警二十幾年抓過很多通緝犯。
這些在逃的通緝犯人大概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在通緝,在逃過程當中毫無顧忌,隨性而為,想殺人就殺人,想搶劫就搶劫。
可以說是極其囂張。
但是還有一類人被通緝在逃后隱姓埋名,過著如履薄冰,聽到警笛聲都能嚇得半死的茍且生活。
相比較而言,后者在在逃犯中占了大多數。
這種刀尖上舔血的人,心里波動往往非常大,受到刺激后誰也不知道會做什么。
“我這邊已經開始調查當天晚上的監控。”
“對方在火鍋店里雖然沒有被拍到正臉,但是有了這個線索,也許能夠在街道上的監控找到一些信息。”
李東林聽了王松的匯報后,心里暗暗舒舒了口氣。
監控視頻這條線索一直沒有斷,而且有了重大進展,這是好消息。
當然并不是說有了監控信息就能夠破案,就能抓到犯罪嫌疑人。
即便拍到了正臉,想要抓住對方,確認對方的身份,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與此同時,陸川正在趕往欽州的車上。
他要確認一件事。
就是當年欽州116案件的一個細節。
根據卷宗顯示,當時的現勘人員在案發寢室內,沒有找到任何嫌疑人留下的證據。
腳印這些好說,對方走的時候用拖布墩了地,腳印什么的確實就沒有了。
指紋也好說,對方只要帶一雙手套,那么自然不會留下指紋。
其中一人的指紋還有可能損毀。
但是體毛呢?
對方在當天夜里間殺了五名學生,確切的說六名,只不過其中一人運氣好,并沒有死亡。
和這么多人發生關系,一根體毛都沒留下?
對方是怎么做到的?
晚上七點鐘,陸川到達qz市職業技術學院的時候已經天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