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川做出了,明德路教堂并非是第一作案現場的判斷。
偵破殺人行兇的案件第一現場的判斷特別重要。
行兇者在案發現場殺人,會留下殺人過程的細節痕跡。
比如血液噴射痕跡。
通過血跡痕跡的鑒定分析,可以對現場的情況進行一定程度的還原。
包括不限于兇手人數、身高,過程中是否發生打斗等信息。
明德路教堂這邊,更像是對方拋尸的現場。
但是一般來講兇手殺害被害人之后拋尸,最終的目的其實是隱藏兇手的身份。
隨機作案,一般不會有拋尸行為。
只有熟人作案,或者兇手就在作案現場附近生活,才會有拋尸行為。
無論是土埋還是水浸,目的無外乎隱藏死者,從而撇清警方對自己的懷疑。
這起案子不一樣。
兇手行兇后,竟然大張旗鼓的把尸體掛在了明德路教堂內的十字架上。
兇手這么做,一定有背后的原因。
在對方看來殺人和把被害者的尸體掛在十字架上,造成現在的這種形狀,似乎有著比殺人本身不相上下的原因。
初步進行勘察之后,陸川等人進入了細致的掃描階段。
明德路教堂雖然不大,但是相對于案發現場來講已經是很大了。
地面上的足跡已經標記完成,楊林那邊正在拓印拍照。
楊森這邊的工作任務更重,他在掃描所有可能出現的指紋。
教堂內有三排長椅,前來祈禱的人會坐在長椅上聽李平章講經。
而保潔員一般情況下不會對長椅進行清理保潔。
所以現在三排長椅上密密麻麻的全都是指紋。
楊森要把這些指紋一一采集回去,然后進行比對分析。
畢竟誰也不能保證兇手進入教堂之后就不碰這些長椅。
甚至兇手是不是就是明德路教堂內聽經的這些人當中的一個也說不定。
王長江和沈妍也到了現場,跟著陸川一起,現在三個人正在把尸體從十字架上搬卸下來。
“這些傷痕……全是死后傷?”
王長江經驗老道搬卸尸體的時候,一看上面的傷痕,就知道是生前傷還是死后傷。
陸川點了點頭。
“致命傷一刀捅進心臟,死者生前并沒有遭受到太多的痛苦。”
“而且兇手在第一案發現場已經把血都放光了,之后才把尸體帶到了明德路教堂。”
“故意的還是時間長了?”
“死者的死亡時間應該在29個小時左右,也就是說前天晚上的10:30左右。”
“雖然目前不確定兇手是通過什么方法把尸體運到明德路教堂的,但是我更傾向于排盡尸體的血液是為了更好的運輸。”
“外邊有監控,張輝他們應該已經在檢查了,稍后開案情分析會的時候我們碰一下。”
王長江也點點頭,尸體本身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除了掛在十字架上的感覺比較恐怖之外。
從目前來看,兇手并沒有在尸體上留下什么個人的痕跡。
王長江和沈妍這邊稍后回到刑偵支隊之后,要對尸體進行進一步的解剖。
但是,從目前的情況看,可能沒有辦法獲得什么有效信息。
整個現場的勘察過程持續了很長時間,陸川三人從早上一直忙到了晚上。
太陽落山之后,現場的勘察情況終于告了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