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尸這種行為,雖然每一個案件都有各自的特點,但是總結來說還是有規律在里面的。
陸川在刑偵支隊的時候,專門研究過這方面的案例。
在所有的命案當中,殺人其實是比較簡單的,重點是如何處理尸體。
所有毀尸滅跡的案子,被偵破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毀尸滅跡不夠徹底。
兇手都是在這個過程當中留下了一些蛛絲馬跡,讓警方抓到了把柄,找到了證據。
這起案件過程當中兇手拋尸的行為,其實有些奇怪。
整個巷子里面都有很多餐廚垃圾桶,還有一些大的垃圾箱。
陳淑賢當時是在一個垃圾箱的旁邊撿到的黑色袋子。
并且里面還有一些甜面醬,姜蒜等等調味品。
陸川等人在后續的檢查翻檢過程當中發現的,另外12個黑色塑料袋里面,其中也有一些調味品。
為什么?
兇手刻意往袋子里面放這些調味品,難道就是讓人覺得這些東西是普通的肉類嗎?
從而達到魚目混珠的目的。
但是,兇手沒想到竟然有人會把肉撿回家去吃,結果發現了問題。
這個可能性,存在。
畢竟,對方把骨頭切割的就跟普通的大骨頭差不多。
帶點肉,正好熬湯。
但是在陸川看來兇手處理這些碎塊的時候,明明有更好的選擇。
比如弄到餐廚垃圾里。
如果對方把這些碎塊直接投入到餐廚垃圾里邊,根本就不會有人找,也不會有人去翻。
即便有人看到,也肯定以為這些就是剩飯剩菜剩下的肉而已。
可是對方并沒有這么做。
反而選擇了用黑色塑料袋把碎塊裝起來,然后拋棄。
結合對方拋尸的地點以及骨頭切割有切骨機切割的痕跡。
陸川有猜測,是附近飯店的廚師所為。
但是從對方拋尸的方法來看,又不像。
走進巷子,陸川抬頭看向兩側。
這里邊沒有監控攝像頭。
一個都沒有。
兇手在此拋尸,是不是就考慮到這個原因?
200多米長的巷子很快陸川就從這頭走到了那頭。
沒有發現。
什么都沒有。
嘆了一口氣,陸川只能返回刑警大隊。
剛好,他回去的時候,所有的dna鑒定結果都出來了。
“陸隊,剛剛還想給你打電話了,dna鑒定結果出來了,您看。”
剛進門,陸川就碰到了陳江,對方把報告遞給陸川。
陳江臉色有些興奮:“有一些發現。”
報告有十幾張。
每一包裝的碎塊的塑料袋都拿去做了dna鑒定。
雖然現在已經拼接完成,法醫那邊確認死者是同一個人,這些碎塊也并沒有缺失。
但是通過dna鑒定,可以從另一個層面左證法醫的判斷。
陸川關注的是他在塑料袋里面發現的兩根一長一短的頭發。
兩張報告,其中長頭發的那張報告顯示和碎塊所做的dna鑒定結果是一致的。
也就是說其中的長頭發屬于被害人。
但是短發的dna鑒定報告,不是被害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