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三人跟著季伯常,沿著縣中街道,乘馬來到。在這兩三人后頭,各又跟著或多或少的隨從。到了近處,季伯常與這兩三人下馬,引之來至糧堆上的李善道這里。
這兩三人便是季伯常奉令去尋的徐世績在濮陽的那幾個朋友。
李善道未下糧堆,也不給這兩三人說話的機會,再次環顧眾百姓,示意他們往這兩三人處看,高聲說道:“鄉親們,這幾位是誰,不用我說,想必你們大都也都認得,俱貴縣之強豪、右姓!但有一件事,你們大概還不知,他們幾位和伯常兄一樣,現都已主動投入到了咱義軍中!鄉親們,比之家大業大,你們有誰能與他幾位比?比之名望,你們又有誰能比他幾位比?連他幾位,都已甘愿投咱義軍,鄉親們,你們還在猶豫甚么?我瓦崗馳騁東郡、汲郡、滎陽郡、梁郡等郡這么多年,有一支賊官兵敢來抗我瓦崗么?強如張須陀,前攻韋城,亦無功而返!鄉親們,想不想往后日日吃飽肚子,再不受人欺凌?且往左邊來!錢帛、兵械,現即可分!”
季伯常揮臂高呼:“投了咱義軍,殺盡貪官,日日吃飽肚!”
秦敬嗣、高丑奴等也都揮舞兵器,盡皆大呼:“投了義軍,殺盡貪官,日日飽肚!”
就像翟讓犯了法,被關在了牢獄內,卻尚能仗其名聲,得出生天,在瓦崗做出一番事情;亦便如李密,雖然造反失敗,流落江湖兩三年,可卻也還有王伯當等這些豪杰效死追隨,一個人的名聲,特別在聚集部眾的時候,是相當之重要,具有著極大的影響力。
季伯常在濮陽已有名氣,他帶來的這兩三人更有名氣。
於前期鋪墊已足的情況下,加上成堆的錢帛耀眼,遂在季伯常等人在濮陽縣的名聲招引中,眾百姓中不再猶豫,起先是四五人,接著是數十人,到最后,隨著更多的已領完糧食的百姓們聞知后,不少也相繼蜂擁又來,愿從投李善道,到左邊站定的已足足數百之多!
李善道說到做到,只要肯投從者,一概當場分給錢帛、兵械。
看著從投者領到的錢、布,一些遲疑不決的,心一橫,亦索性投了。
忙乎了一整夜,到天亮時,縣寺倉儲的糧、錢、布等諸物,大部分都已分出,清點投從之眾,近千之數了。——不止有縣城里的百姓,鄰城縣郊的百姓亦頗有之。
王須達簡直對李善道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一晚上他沒睡,忙碌得滿頭大汗,卻是精神奕奕,他進言說道:“二郎,俺發現有領完錢、布,卻偷跑掉的。未有走掉的這些,咱得抓緊看好,可別叫他們也都跑了!俺的愚見,二郎,現就給他們編成隊、火,由咱的老人看住。”
“有道是,‘強扭的瓜不甜’。三郎,真要想逃,咱們再看,也看不住。不過你的建議也沒錯,是得打鐵趁熱,抓緊給他們編成隊火,好做管理。”李善道略作忖思,下達命令,“編隊火此事,便由三郎你和敬嗣、五郎負責。給你們半天時間,將隊、火編成。火長由他們自選,隊正、隊副以上,由我任命。”
王須達應諾,叫上了秦敬嗣、陳敬兒,便去到新投入伙的這些人的聚坐之處,著手給之編隊。
李善道有了空閑,步向了坐在不遠處一棵街樹下的幾人處。
行到這幾人前頭,他叉手行禮,笑著說道:“忙了一夜,沒顧上與諸兄說話,敢請兄等勿怪。”
這幾人中一人哼了聲,說道:“李頭領一日夜間,得了濮陽,募眾上千,聲威已是震動鄙縣,我等何敢怪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