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成為鐵馬者,無不上等戰馬,馬本身的重量已千余斤,加上騎士的體重、合計一兩百斤重的人與馬的甲重,重量越是雄沉,單單五十個甲騎具裝奔騰於野地之上,已馬蹄如雷,卷起的塵土飛揚,況另外還有百余輕騎?聲勢愈加震人。待上到官道,官道的地面比野地瓷實,一百五十余甲騎、輕騎,馬蹄踐踏其上,聲音是越發的震耳欲聾,聲勢亦是越加的令人震撼。
每匹鐵馬的尾端,都豎著斑斕的寄生,有的還豎著彩色的小旗,而又每副的馬鎧上,皆繪畫著各種顏色的兇猛圖案,夕陽的光照下,騎馳塵卷,移如烏云,遠遠觀之,端得一群鐵猛獸!
馳兩三里地,前邊數里外,一支兵馬停駐。
這支兵馬卻便是徐世績部了。
得知費青奴陳兵在黑山北后,徐世績沒敢再繼續前行,已然令下,命部隊就地列陣。
但賀賴平等來得太快,當此時也,位在軍前的羅孝德部,尚未能將迎敵的陣型列好。
經過擴充以后,羅孝德部現有千余部曲,分為六個團,十二個旅。依照徐世績的命令,他正在列的是一個長方形的厚陣。中軍的陣型才剛大致列成,兩翼的陣型還在組列之中。
突見賀賴平等沖馳已至,身在中軍的羅孝德駭然十分!
他趕緊一邊派人去后頭找徐世績,請徐世績速調聶黑獺、李善道兩部的盾牌手、弓弩手,快些來他陣中支援;一邊令他部中最驍悍的騎將吳雄,立刻引領本部的騎兵上前迎戰。
羅孝德令吳雄說道:“咱的陣還沒列成,若是被賊官兵的鐵馬沖進,必敗無疑。無論如何,你也得給老子把賊官兵的這支鐵馬頂住!俺已向大郎求援,援兵很快就能來到!”
聶黑獺部所在的中軍,距離羅孝德部只有兩里多遠,“援兵很快就能來到”這話不算虛詞。
吳雄曾和張須陀帳下的甲騎在東平郡交過戰,對甲騎并不陌生,而且在得了離狐后,徐世績部繳獲到了一些馬鎧,他如今也是人、馬俱有甲,卻仗著自己的武勇,他對殺來的賀賴平等并不畏懼,他應諾說道:“郎君放心,左右不過數十賊鐵馬,俺定能將其擋住!”
便引羅孝德部的騎兵百十,吳雄當先驅騎馳奔,迎向了對面殺來的賀賴平等。
兩下馬奔,相對而行,數里距離,倏忽即過。
吳雄已知,沖在對面鐵馬最前的那將,必然就是這支具裝甲騎的主將。
他倒也有他的主意,自知本部的騎兵多是輕騎,甲騎很少,如果硬碰硬,怕難以將這支敵鐵馬攔下,故打起了依仗自己的武勇,先將這支敵鐵馬的主將刺落馬下的主意,悶喝一聲,催馬疾沖,操起丈八長的馬槊,對準賀賴平,就猛殺過去!
轉眼功夫,吳雄的坐馬已與賀賴平的坐馬相接。
賀賴平側身將吳雄刺來的長槊躲過,兩馬交錯中,他抽出藏在馬邊的鐵锏,端端正正,猛力砸在了吳雄的背上。這鐵锏、鐵鞭之類的兵器正是於近戰時,對付具裝甲騎的最好兵器。鐵锏砸到,鐵鎧凹陷,吳雄只覺劇痛襲來,身子不由自主的前傾,一口血噴出同時,人已墮馬。
從在吳雄后的羅孝德部的騎兵們趕之不及,眼睜睜地看著賀賴平的從騎們從馬上跳下,摘掉吳雄的兜鍪,抹開了他的脖子,隨之,不顧從其脖間泉涌濺射的鮮血,將他的腦袋割了下來。
這時,哪里顧得上吳雄?
砸落了吳雄墮馬的賀賴平馬速不停,長槊挺前,迎對羅孝德部騎兵們的箭矢,分毫不避,呼喝著,撞入進了這百十騎兵之中。卻那長槊丈八之長,鋒利的細長槊鋒兩尺余長,原本已是大殺器,賀賴平又人、馬皆甲,箭、矛不入,只見他左右揮動馬槊,前刺后擋,戰馬勁奔,當真是所向披靡,馬旁數丈之內,無人能夠近前,眨眼已是接連殺傷十余羅孝德部騎兵。
從在他后的五十甲騎和百余輕騎,打著尖銳的唿哨,卷塵揚土,如似虎群云堆,緊隨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