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敬兒止步顧望,望見東城墻上的云梯端口,有敵人露出了頭!
北、西兩面營墻,現是陳敬兒團負責守御。
陳敬兒團下之兩旅的旅帥,一個是鄭智果,另一個是羅忠。因北營墻是蕭裕部的主攻方向,故陳敬兒率鄭智果旅,在北營墻親自指揮;西營墻是羅忠在率本旅御敵。
東、南兩面營墻的守御部隊,現則是季伯常團的兩個旅。
南營墻目前沒有敵兵進攻,季伯常團的這兩個旅的部曲,大部分都在東營墻上。
按理來說,攻東營墻的敵兵不是敵兵的主攻,只才百十人罷了,而又守東營墻的守卒現有近二百之多,東營墻應該是最不會出現問題的一面才對,卻不知何故,北營墻而下還不需要增援,雖然情勢已經比較緊張,然還能守得住,東營墻居然已被敵兵攻上了營頭!
陳敬兒大驚失色。
……
望樓上,李善道急轉開眺望北營墻的視線,隨著東邊傳來的這陣大亂,投望向了東營墻。
陳敬兒沒想到東營墻會首先出現險情,李善道也沒有想到。
高丑奴亦是大吃一驚,叫道:“怎么搞的?老季一個團,守一面墻,守不住?”口不擇言,把該稱季伯常的尊稱,激動之余,跟著李善道學,喊做了“老季”。
季伯常的名、字都太引人遐想,李善道叫不出口,后來私下索性以“老季”稱他。
李善道正待開口,望樓的梯子上“通通”的響,他扭臉去看,高曦飛奔了上來。
高曦在上望樓的時候,聽到了東邊傳來的動靜,心知不妙,猜到定是東營墻上出了變故,因一溜小跑地奔了上來,奔上望樓頂端,他顧不上行禮,先眺向了東邊營墻。
望樓比營墻高,在望樓上,四面營墻上的情況皆可清晰而見。
攀上東營墻的敵兵勇士,已經從云梯上跳到了東營墻上,不過人數不多,暫時只有三人。
這三個勇士,背靠營墻的外側垛壁,組成了一個三角形的小銳陣,各持橫刀,已與圍攻上來的季伯常部的部曲,殺成一團。高曦看到,圍攻上去的季伯常部的部曲中,一人披甲持刀,不是別人,正是季伯常團的兩個旅帥之一,季伯常的親信愛將,名叫馮金剛的原濮陽輕俠。
圍攻的季伯常的部曲不少,但這三個勇士的人數太少,他三個又背靠外側垛壁,卻乃是大部分參與圍攻的季伯常的部曲都只能站在外圍,不能近距離地摸到這三個勇士;并又因這三個勇士邊上,就是云梯,云梯上還有蕭裕部的兵士在攀援,守卒尚得分心阻止云梯上的敵人再登上來,故而這三個勇士,竟是在十余倍他們的季伯常部曲的圍攻下,招架抵擋,不落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