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變成真的潰敗吧?
李密等人心頭,再次浮上了這個擔憂。
幽暗的林子里,眾人深深的擔憂中,回報前線戰況的斥候,絡繹不絕地馳回稟報。
三個陣的陣腳俱皆搖動。
右陣已被秦瓊、費青奴等沖進,秦瓊率引甲騎,所向披靡,前列的盾牌手紛紛潰散,其后的矛手等隊在負傷的翟摩侯和其他將領的拼命督戰下,勉強還保持著陣型,但被秦瓊等騎來回馳殺,無人可制,可能很快就要陷入混亂,后列的弓弩手已然換用矛、刀,預備上前支援。
單雄信、徐世績竭力招架賈務本、蕭裕等的攻勢,左陣也有些支撐不住了。
羅士信、程知節等將猛攻翟讓坐鎮的中軍,王儒信等身先士卒,在前浴血苦戰,翟讓親引親兵壓陣,連殺了十余后退的小頭領,暫穩住了中軍,但翟讓也已無力分兵去幫助左陣和右陣。
而張須陀部的兵馬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全數投入戰場。
張須陀自領步騎數千,猶停留在本陣,在等待給以翟讓陣致命一擊的時刻。
后世時間,下午兩點多鐘的時候,最新,也是有關前線戰場戰況的最后的一道軍報送至。
“張須陀盡出余下的賊官兵步騎,半數加入到了進攻翟公右陣的行列,半數由他親率,加入到了進攻翟公中軍的行列。右陣崩潰,中軍則堅持不住了,與左陣開始北撤。”
房彥藻等面面相覷。
楊得方惶恐說道:“明公,翟公所率之眾,聽著像是真的潰敗了啊!這、這……,如何是好?”
李密長身而起,語態堅毅,下令說道:“翟公與張須陀部相斗的戰場,距此不到二十里遠,翟公今既已北撤,最多半個時辰到一個時辰間,就能撤到此處。伯當賢弟、田兄、張兄、李兄、遵禮、常君,各引汝等各部,厲兵秣馬,預備進戰!二郎,亦引你部,即做備戰。”
“田兄”,是田茂廣。“張兄”,是張仁則。“李兄”,是李士才。“遵禮”,是李君羨的字。“常君”,名叫常何。張仁則與李士才,和田茂廣一樣,也是追隨李密已久的老人。常何,是滎陽郡浚儀縣人,其家為當地大姓,乃是前不久才剛投到李密手下的。
王伯當、田茂廣等俱皆起身,躬身應諾。
李善道也下揖應諾。
楊得方說道:“明公,我兩部府兵才千余人,不足兩千,翟公所率之眾,若是真的潰敗了,縱張須陀部被引誘到來此處,只恐怕僅僅憑我兩部這點伏兵,也難以反敗為勝啊!”
言外之意,楊得方是害怕了。
李密撫須朗笑,瞻顧自若,說道:“我兩部伏兵雖不足兩千,然眼前諸君,誰個不是當世虎士,哪個不能以一當百?縱翟公部當真潰敗,我等出張須陀不意,亦無憂也,勝必如唾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