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跟著李善道做伏兵的本部部曲的人數不很多,只三二百人,而另外的那些部曲,在開戰后,是跟著徐世績的,所以,李善道部在此戰中,所得的俘虜也就并不很多。
跟著徐世績的那些部曲,現已回到李善道這里了,——話外一句,徐世績早前撥給李善道的那百人勇士,也已回去徐世績部了,且無須多說,只說跟著徐世績的那些部曲,既是跟著徐世績的,則在戰時他們所得之俘虜,自也就難以全都帶來,一部分便留在徐世績處了。
李善道部在此戰中所得的俘虜,因此,總共便是剛才拜倒在高曦座前的那一些,約二三百人。
總計只獲得了這二三百俘虜,此是其一;且這二三百俘虜,人數雖不特別多,但并非是尋常的俘虜,而俱訓練有素的官兵,此是其二;又還有其三,即這二三百人中的不少部分,是張須陀的中軍部曲,再又相比其它的官兵,戰斗力上會更加強一點。
以上三條綜合,可以這么說,這二三百俘虜,如果最終全都能夠順利地轉化為李善道的部曲,被李善道消化掉的話,那必然將會是李善道部最能戰的部曲,——甚至夸張點說,連李善道自帶的那一團、包括解煩兩隊的精銳,在正面拼斗的戰場上時,有可能也不是他們的對手。
簡單點說吧,這二三百俘虜,就是高丑奴他也能知,堪稱李善道部現有之最優質的戰士資源。
但李善道居然大手一揮,全都撥給了高曦!
論現在部中的地位,高曦比不上王須達、秦敬嗣等這四位團校尉;論親疏,高曦更比不上秦敬嗣等。卻這目下本部中最為優質的二三百戰士資源,李善道誰都沒給,只全給了高曦!
高曦不顧傷體,感激涕零的這一拜,其緣故,帳中的眾人因是當然亦即皆能明了。
李善道回身,把高曦扶起,責怪地說道:“沐陽,你亦是個豪爽義氣的漢子,以前我沒覺得你這般多禮啊!現下你身上受了傷,卻你不愛惜身子,你的禮怎反隨著更多起來了?”
“郎君,這些降俘,足有二三百之眾,曦有何德何能,何樣功勞,敢獨領之?郎君恩厚,唯曦不敢授令。”
李善道哈哈大笑,拍拍他的胳臂,說道:“沐陽,這些降俘,非你能領不可!我實言告你,這些降俘,盡是精壯的漢子,我看著其實也是喜歡,想要領些,置於左右,壯壯老子的門面!
“然奈何我非府兵出身,敬嗣等多也都原非府兵,強要領之,或許固無不可,然恐難在短時內,便可得彼輩膺服,而你就不同了。你本是東平軍府的名將,相較之下,彼輩必是容易服你。故這些俘虜,我乃盡撥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