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李善道現已是徐世績帳下最得用的一將。
凡當危難之際,徐世績頭一個想到的,必然是李善道。
李善道接到命令,暫從戰團中退出,掀開面甲,拄著長矛,擦了下額頭的汗水,喘著粗氣,向北邊的隋兵陣中望了眼。銀甲黑馬、披著紅披風的單雄信,在百余隋騎的團圍中十分顯目。
便以高延霸的驍勇,也忍不住咋舌,說道:“大郎這道軍令?郎君,百騎圍中,咱怎能救他?”
的確是強人所難了。
但軍令既下,不能不從。
話說的好聽點,有道是: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話說的直白點,實即是:人在帳下,軍令下如山倒!
就算是讓去送死,徐世績的這道軍令,在此時刻也不能不聽。
李善道牙關一咬,叫道:“不說大郎軍令,只說單公待我等素來恩深義重,今單公遭困,我等就不能見死不救!丑奴、沐陽,引精卒,從我往斗,拔單公出重圍之中!”
留下陳敬兒、秦敬嗣指揮余下的部曲,繼續與當面的隋兵惡戰,李善道撥下面甲,抄矛在腋下,就領著高延霸、高曦兩人及他兩人部下的解煩兩隊精卒,出了此處戰團,奔北邊而向。
劉黑闥團離李善道團很近,兩邊基本上是在并肩作戰。
這廂的動靜很快就被劉黑闥瞧到,他機靈聰明,盡管沒有聽到徐世績下給李善道的軍令,然察李善道等的去向,立刻就猜到了李善道等這是要做甚么去。
“徐大郎竟令李二郎往援單公?圍單公之賊騎甚眾,李二郎所率盡步卒,此飛蛾撲火是也。”劉黑闥暗自吃驚,再視李善道等,直覺李善道眾人此際甚有雖萬人,吾往矣的壯烈氣勢!
劉黑闥也是猛將,認定李善道等此去必然無功之余,情不自禁地亦又心中暗贊:“雄壯也!”
自投到翟讓帳下后,這些天,李善道時不時的,都會尋個借口,或者說是打聽下當年王薄起事時的浩大,或者說是問問竇建德今在河北的威風,而到郝孝德營,找他見見,倆人而今尚談不上特別的有交情,但幾次的相見敘話下來,彼此也都不是陌生人,亦算熟人了。
往常見這李善道,舉止磊落,輕財重義,已是好漢;今日見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愈是顯露出他的慷慨雄奇,與眾不同!劉黑闥隱然自覺,好像對李善道的觀感有了新的認識。
有心多看看李善道等殺向北邊隋陣,救助單雄信的情況,奈何當面也有隋兵要斗,劉黑闥沒法一直去看,也只能收回視線,一邊繼續激斗,一邊抽空往李善道等處瞅上兩眼罷了。
李善道團在徐世績所在處的南邊。
要救單雄信,得先至徐世績所在處。
徐世績已在等待李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