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中舉著一面將旗,寫道:“鷹揚副郎將李。”
蕭裕是府兵軍將出身,熟知隋室府兵的規制和設置,張望著這支殺來的隋兵,勒馬等李善道到,舉矛指其軍旗,說道:“二郎,是洛陽的羽林軍!”
洛陽是重鎮,地屬河南郡。河南郡因此設置的軍府眾多,足有一二十個。有的是設在河南郡的別縣,有的是設在洛陽。“進德”,是洛陽城里一個坊的名,面前殺來的這支府兵,其駐地便在此坊,故為此名。——“左領軍”,本名“左屯衛”,是軍府十二衛之一,這支府兵隸屬左領軍衛。至若“羽林軍”,楊廣給十二衛的府兵各起了個效古的名字,如蕭裕之前所統的那個軍府的府兵,系屬左驍衛,此衛的府兵便別稱“豹騎”,左領軍的府兵則是別稱“羽林”。
“姓李的此將是誰?”
蕭裕答道:“這不清楚。不過洛陽城內駐扎的府兵,聞皆精銳,既為此軍府副將,想當驍悍。”
這數百隋兵都是騎兵,來勢甚快,說話間,已相距不遠。
若說兩萬余隋兵列陣,如似銅墻鐵壁,數百騎奔來,便如狂風烏云。
李善道也算是打過不少仗了,但以劣勢兵力迎斗優勢騎兵,此實乃頭回,——剛與隋兵南陣交戰時,隋兵主陣的兵馬雖多,出戰的南陣與徐世績隊的兵馬卻相仿,而且主要是步卒,也不是騎兵,這個當口,不說緊張,亦是只能強作鎮定,他咽了口唾沫,提醒自己“不可露怯丟人”,攥緊長矛,含笑穩穩問道:“蕭郎,賊多騎,我兵少,騎更少,何以應對,你可有策?”
“二郎可引步卒,舉矛外向,列方陣以待,俺引騎兵,從側擊之。”蕭裕畢竟曾是一軍府之主將,類似的對戰場面,他往昔在操練本軍府的兵士時,常有組織,黑黢黢的臉上倒不慌亂。
覷了下李善道神色,蕭裕心中贊道,“真是徐大郎帳下第一將,眾寡懸殊,猶鎮定自如。”
李善道摸了摸短髭,哈哈笑道:“蕭郎,英雄所見略同,我亦如此想!”令道,“丑奴、沐陽,組陣迎敵!”笑與蕭裕說道,“蕭郎與三郎的神勇,封丘戰時,我是親見,好懸封丘城外營,我都沒能守住。今日此戰,卻與蕭郎、三郎并肩為同袍,共殺強敵,痛快痛快!”
高延霸、高曦所帶的解煩兩隊戰士,是李善道部中的頭等精銳。
日常的操練,皆是由高曦親自負責,日常飲食供應得最好、最足,不論下雨下雪,幾個月來操練不輟。比之軍府的精銳,解煩兩隊的將士,於今亦是絲毫不差。
對面騎兵來的雖快,片刻功夫,解煩兩隊的將士在高延霸、高曦的帶領下,已將矛陣結成。
地面輕微震動,塵土先吹蕩到至。
數百隋騎的喊殺聲,震耳欲聾。
旗卷、槊揚。
敵騎已至!
蕭裕與蕭德撥馬挾槊,引騎兵一二十,馳離矛陣,向北邊馳奔了片刻,轉將回頭,插向這支敵騎的左翼。蕭裕馬在前頭,盯緊了“鷹揚副將軍李”這面將旗下的一將,丈八長的長槊牢牢持在手中,叱咤喝道:“可曾識得俺齊郡蕭裕之名?”
旗下之將,正是此府府兵的副將,馳行的馬上,瞧了眼蕭裕,呸了口,罵道:“從賊的敗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