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李善道放糧賑民,與投降的郡吏、縣吏彼此熟悉,收編降卒,循撫各鄉。
任命了魏征暫掌縣事。
當然,告知劉黑闥貴鄉已得的信,也寫出去了,且是在得到貴鄉的當天就送去給了他。
五月中旬,在不戰而得貴鄉后的數天后,一輜車、一手信自元城方向來。
輜車停在了郡府門外。
手信送進了郡府堂上,是劉黑闥親筆所寫。
打開信,信箋上簡直是一個個墨蛋子,不錯,正是劉黑闥的手筆。
信不長,寫的不是文言,都是大白話。
將信看完,李善道震驚之余,卻也有那么點放松泛上。
卻劉黑闥信中寫的是:“賢弟糊涂了!元寶藏怎能放走?到了興洛,魏公豈不起疑?又若魏公遣將來接收武陽,你我兄弟白辛苦一回!俺已令十善急追,偽為盜賊殺之。另外,元城怎還不獻城?入他娘娘的,再不獻城,老子可要攻它了!”
有的字,劉黑闥不會寫,干脆就點一個點,——真的是個墨蛋子了。
但聯系上下文,能夠猜出他點出的那幾個點,各是何字。
“我這位劉賢兄……”李善道將信疊起,自言自語了一句。
魏征、趙君德等皆在堂中。
趙君德問道:“劉將軍怎么了?二郎,信里寫了啥?”
李善道沒去看魏征,信疊好,放入匣中,調整好了情緒,這才抬眼來看他兩人,摸了摸短髭,說道:“我這位劉賢兄,豪俠之士,性急得很。四郎、玄成,信中問我,元城縣為何仍不降?”
他沉吟了稍頃,說道,“不僅元城,魏縣、繁水那廂,也是咱的令下以后,至今毫無動靜。”問魏征,“先生,是不是元城、魏縣等地,竟沒把咱以郡府之名,下給它們的令,看在眼里!”
前天,即得下貴鄉縣的翌日,以郡府的名義,給元城等縣下了一道令,命向劉黑闥、高曦投降;郡中其余諸縣,也都去了令,亦是令投降,叫諸縣的縣令長,都來郡府拜見李善道。
到現在為止,只有魏征的家鄉館陶縣來了一封回信,表示愿意投降,縣令不日就來貴鄉拜見,其余各縣,包括元城、魏縣、繁水等在內,皆是令下之后,如石沉大海,遲遲未見回訊。
從李善道的語氣中,聽出了不滿和嚴厲。
魏征說道:“將軍,獻降是大事,須得給各縣考慮、商量的時間。郡令是前幾天剛下的,路程較遠的縣,比如元城,可能郡令剛剛送到。仆之愚見,何妨再等兩天?”
“沐陽處可以等,劉將軍性急,信里寫了,再不降,他就要攻城了。”
魏征說道:“這樣吧,將軍,仆再給元城去道書,為其剖明形勢,促其知暗投明,不可自誤。”
“也好,那就勞煩先生了。”
魏征想了下,問道:“將軍,昨日將軍言道,館陶既降,當一視同仁,也放糧賑民,敢問將軍,打算何時運糧到館陶,賑濟饑民?”
“我隨軍帶來的糧食有限,已經傳令,叫黎陽倉再送糧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