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細看過捷報,李善道摸著短髭,笑著說道:“我兄黑闥,真機謀之士!詐城中以南下,而夜半轉還,以十善引精卒攻之,城內無備,雞鳴時分,元城已下!克取之速,尤勝沐陽。”
魏征應道:“高大都督以堂堂之陣,攻克魏縣,劉將軍則以計拔元城,可謂各擅勝場。”
“玄成,魏縣、元城已得,武陽縣也投降了。我意,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再去一道令,給余下仍舊未降的諸縣,曉喻利害,令各獻城。你以為何如?”
不知不覺間,“先生”變成了“玄成”。
魏征對李善道稱呼上的這個改變,全然默認的態度。
他取出一份上書,呈與李善道,回答說道:“敢稟將軍,這是仆針對眼前郡中形勢,經過考慮,和與敬武的商議,寫就的‘安郡四策’。能否得用,尚不知也。唯請將軍決斷。”
“哦?先生有美策獻上?”李善道不等李良轉呈,急忙自下堂中,親手接下。
也不回席上落座,就這么站著,李善道仔仔細細地看了起來。
前邊的場面話,掠過未看,直奔主題,看這四策都是甚么。
第一策,寫的是:出於愛民之心,已接二連三地下了數道郡令,命各縣投降了,李善道已是“盡顯仁心”,那么接下來,可再下令一次,之后,還不愿降的縣,也就只能以武力攻取了。
這是對至今未降的諸縣,底下該怎么辦的建議。
卻此條,正與李善道剛說的話,意思一致。
第二策,寫的是:在再一次下給諸縣的郡令中,可告訴諸縣吏員,城獻以后,去留隨意。承諾他們,想還鄉的,任其自去;愿留下繼續當官的,或留為原任,中有卓異者,亦不吝擢拔。
這是就政府機構方面的建議。
第三策,寫的是:并告示各縣士紳,可以看看貴鄉、館陶等縣的例子,城獻以后,李善道的部曲絕不會任意擄掠,不會有殘民、虐民之舉;及諸縣士紳,有才能者,會給以重用。
這是就地方士紳方面的建議。
第四策,寫的是:李善道知道連年兵亂,加上水害,郡縣百姓生計困難,饑饉者眾,因此會在獻城后,一如貴鄉、館陶之例,取千萬石之黎陽儲糧,在各縣分發糧食,賑濟貧寒。
這是就民心方面的建議。
四條建議,有條不紊,層層遞進,不僅是提出了底下來,對於那些還沒有投降的諸縣,該怎么處理的解決辦法,而且還包含了得到這些縣后,如何治理這些縣的內容,——第二條到第四條,都不僅僅是進一步促使各縣投降的辦法,更是各縣投降后,對這些縣的治理辦法。
一口氣看完了魏征的這四條建議。
李善道將之轉給在座的趙君德,請他也看一看,拍手笑道:“玄成,你這四策,策策都說到我的心窩里!有道是,‘英雄所見略同’。玄成,你與我,正即此也!……四郎,你快看看。”
趙君德說道:“二郎,這四策,它認得俺,俺不認得它。都是什么四策,你說與俺聽聽便是。”
一時高興,忘了趙君德和劉黑闥一樣,認字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