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將打武陽郡的原因、經過,稟與李密,——李善道等打武陽這事,李密肯定是已經知道了,但他已經知道是一回事,正式地再向他稟報一下,是另一回事,是為臣者該有的本分。
其次,將李善道和魏征商議定下的,獻新兵、軍械、糧秣給李密這件事,也寫進這道奏書中,——獻新兵等給李密此事,李善道和魏征商定下后,因為接著就是打元城、魏縣,又接著是促降郡中未降之諸縣,是故此事,遲到今時,還沒有付諸落實,現在可以落實了。
再次,就是以為人臣者當有的恭敬態度,恭請李密盡快擇揀治郡人選,遣來郡中。等治郡人選到后,李善道、劉黑闥、趙君德就可“功成身退”,還回黎陽倉了。
第四,順帶嘴的,向李密提個建議,為盡快能夠為李密收攬到武陽郡的民心,不妨可以格外開恩,允武陽郡各縣百姓,明年不用交賦稅;并及,征募武陽郡的士人,到興洛任官。
四塊的內容,從第二條,到第四條,都是李善道提出來的。
劉黑闥、趙君德皆無異議。
四塊內容定下,事不宜遲,李善道便請了魏征、于志寧來,先給劉黑闥,正式地介紹了一下,這就是他新任的本部長史、司馬,隨之,把寫奏書的任務委給了魏征。
一道奏書而已,魏征構思都不用構思,當場鋪開筆墨,筆走龍蛇,倏忽已成。
李善道取之看罷,甚是滿意,即令當日送走。
與這道上書,一起送去興洛的,還有李善道親筆寫給徐世績的信,和送給徐世績、翟讓、單雄信等的禮物。
劉黑闥今天是剛到,李善道少不了晚上設宴,唯上書到興洛后,李密會降下什么樣的旨令,眾人現都還沒有數,這一場酒,各懷心事,喝得痛不痛快,就不好說了,且也不必贅敘。
……
五月下旬這日,李善道的上書、給徐世績的書信被送到了洛口城。
洛口城,剛建成未久。
以興洛倉為核心,周回四十里,占地甚廣。
也虧得一來,興洛倉糧食充足,不缺糧食;二則,這幾個月,奔來就食求糧的饑民越來越多,只長期滯留倉外的就達數十萬眾,勞力亦不缺;其三,周回盡管四十里,不是建了足足四十里的城墻,興洛倉位處在一片被丘陵、谷地、河流環繞的高地上,只需在關鍵的隘口堆起墻垣、建成關卡即可,負責建城的田茂廣,這才能在李密稱魏公后的短時間內,便將城建成。
專門為李密、翟讓等高層,建了一片辦公和住宅區。
雖是倉促起建,田茂廣很用心,選址選得很好,離興洛倉不遠,也是在塊高地上,居高可以眺遠,遇險足以據守,只要控制住幾個制高點,就足能應對這塊高地外部突發的情況;辦公和住宅的建筑也都建得很好,或稱不上富麗堂皇,然亦雕梁畫棟,內之陳設,皆甚精美。
不過,李密現沒在此處。
他正在高地不遠處的一片大平地上,觀看一支部隊的演練。
這片大平地,是洛口城里的幾個大校場之一。
校場上演練的這支部隊,是一支輕騎兵。
說是輕騎兵,但不是人馬俱不披甲的那種輕騎兵,而是相對於“具裝甲騎”這樣的重騎兵而言之的輕騎兵。戰馬沒有披掛馬鎧,騎士披掛的有甲。
這支輕騎兵共約千人。
此際,分成了兩隊,一隊五百人,各以一將為首,在演練攻防。
兩隊騎兵,一打黑旗,一打白旗。
輪到了黑旗一方進攻,白旗一方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