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瓊,即被他任為了其中一部的驃騎將軍。
李密前些天,一直在洛陽前線,前天才剛回來,休息兩天。
秦瓊等作為“內軍”,引率本部驃騎,扈從著他,也回來了。
今天不太忙,他難得清閑半日,於是就召令秦瓊等在這片校場上演練,他來觀看。
按照計劃,秦瓊等演練過后,原本還有別的節目。
即是李密打算在秦瓊等面前,再展示一下他的射術,以表現自己文武兼資的神武形象。
但被李淵造反的這道急報,壞了李密的興致。
遂在將精甲賞給秦瓊后,李密便不在校場上多留,令秦瓊等且先還營,自亦還公府。
恭謹地捧著李密賜給的精甲,秦瓊以軍禮的姿勢,目送李密等馳馬離去。待其遠走,秦瓊將那五百黑旗隊的騎兵召集,和白旗隊的主將、騎士們,便按軍令,也策馬回營而去。
回營途中,秦瓊數次顧首。
他想道:“不意唐國公亦舉反旗。當日議降魏公時,俺尚頗猶豫。於今看來,還是賈君說得對。民心已亂,州郡盡皆思叛,大隋的天下,亡無日矣。
“魏公說,等打下洛陽,便去書唐公。這洛陽,自魏公親率大軍,重據回洛倉以今,連日攻之不斷,可城中防備,猶頗堅也,一直以來,都難以攻進城中,只能與守卒戰於城外苑中。也不知何時能夠攻下?……魏公待俺恩厚,以心腹視之,罷了,等這兩天,魏公引我等還回洛陽,俺何不便向魏公請令,引率精卒,再猛攻洛陽一回,試試看,能否將洛陽為魏公拔克!”
秦瓊的思酌,無須多說。
只說李密,回到公府。
尚未登堂,又一急報送至。
報稱:“房獻伯陷汝陰,淮陽太守趙佗舉郡降。”
房獻伯是投附李密的一部義軍首領。其人本即濟陰人。濟陰郡在東郡的東邊,兩郡接壤。房彥藻奉李密的命令,攻略河南道諸郡,戰果赫赫,最北邊,打到了濟陽縣,濟陽是濟陰郡的轄縣。房獻伯因降了李密,與房彥藻打到濟陽的這部兵馬聯兵,乃於這時,攻陷了濟陰全郡。
淮陽郡位處在潁川郡的東邊,其北與梁郡接壤,——過了梁郡,就是濟陰郡,其南與汝南、汝陰兩郡接壤。房彥藻部最東,現已打到了汝南等郡。淮陽郡已是陷入李密部的包圍。因而,盡管淮陽太守趙佗幾年前曾於李密逃亡在淮陽時,下令搜捕過李密,現也只好投降李密了。
李密站在堂前的廊上,聽完了這道軍報,稍微思索了下,口傳命令:“傳令旨與房獻伯,濟陰郡一應軍政公務,暫由其掌。候我與司徒等會議后,隨后安排,另有令旨。令房獻伯,謹守郡土,切勿殺害百姓。傳令旨與趙佗,仍以他為淮陽太守。令孝朗遣部入淮陽協助防務。……河南道諸郡,大致已定,再給孝朗下到令旨,洛陽久攻不下,他可選揀精銳,還來助戰。”
孝朗,是房彥藻的字。
楊得方等恭敬領命。
李密想了下,又笑道:“昔我蒙難,亡命淮陽時,趙佗曾令吏捕我。恐他擔憂,可選些賞賜,與我令旨,一道給他送去。好言撫慰,使他知,我非是計往日私怨之人。”
楊得方應道:“明公寬宏大度,世人誰所不知。”
步入到了堂上,主位坐下,李密看見案上放著一道文書,拿將起來,隨口問道:“此誰上書?”
記室祖君彥、柴孝和等臣,在李密回到公府時,就都出來迎接,跟著他一起來的堂上。
祖君彥答道:“回明公問話,此右武候將軍李善道之上書也,剛剛呈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