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捋清了思路,不分主次、瞻前顧后,為小利而壞大事,此庸主也所為也,豈會是他李密所會為?他不再遲疑,做出了決定,說道:“李將軍先為我拔取黎陽,繼取武陽全郡,揚我天威,宜當重賞,給以重用。便下令旨,令他以黎陽留守,兼領武陽郡太守。”
邢義期還想進言。
李密擺了下手,不讓他再說了,又看了下李善道的上書,說道:“李將軍上書中稟言,此取黎陽、武陽郡,劉黑闥、趙君德等皆有大功。賞罰嚴明,此治軍之本也。擢……,劉黑闥、趙君德現任何職?”
稱魏公后,李密封賞的人太多了,像劉黑闥這樣的“小角色”,他壓根就不記得授與何職了。
祖君彥稟道:“劉黑闥現任車騎將軍;趙君德系新從之將,尚無授任。”
“加劉黑闥上儀同三司;授趙君德車騎將軍。”李密頓了下,接著說道,“李善道連戰有功,加大將軍。及其他於此兩戰中的有功將士,卿等依李善道報上之名、功,依制封賞。”
車騎將軍是五品將官;“上儀同三司”是勛官,從四品。
勛官是北周舊制,專用來獎勵有軍功的將士。
“大將軍”也是勛官,正三品。李善道的本官右武候將軍是從三品,勛官得任三品,也算是個升階了。——只以為品級而論,“大將軍”已是和徐世績的右武候大將軍同品級。
劉黑闥、趙君德的得以加封、授任,無甚出奇。
李善道得加封“大將軍”,這就有點說道了。
祖君彥等心領神會,俱皆應道:“諾!”
命令已下,只待祖君彥等這些記室,把令旨擬好,李密過目后,便可落印下傳。
見李密將李善道的上書放到了邊上,祖君彥提醒他說道:“明公,李將軍上書中,還提請了一事,請求明公減免武陽郡一年的賦稅。李將軍此請,何以回旨,敢請明公示之。”
“你不說,這事兒我都忘了。允了便是。”
祖君彥應諾。
李善道這道上書,到此已是處理完畢。
把黎陽倉、武陽郡都給了李善道暫掌,是否會引起日后的麻煩,都已是日后的事了。
現在,李密要集中全力,攻打洛陽!
他相信,只要洛陽打下,一切的而下的麻煩、日后的麻煩都能迎刃而解。
已經沒有心情在洛口城繼續待著了,李密顧視眾臣,令道:“明日還洛陽,務盡快攻拔此城!”
眾人凜然應諾。
一人起身,行禮說道:“明公,洛陽雖重,久攻不下,臣有一議,敢進與明公。”
李密看之,是柴孝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