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清縣也與清河縣接壤,在清河縣的東南邊。
漳南到臨清,一百多里地。
王安的回信也是在第三天時送到的,上午時送到的李善道營中,恭敬地聽從了李善道的命令,在信中,他稟稱,三天后,他就能率其部離開臨清縣,依按李善道之令,進入清河縣。
他的這封回信是昨天送出的,他的這個“三天后”的三天,指的也就是昨、今、明三天。
換言之,亦即,后天,他就能率眾北入清河縣。
臨清縣往南是清泉縣,過了清泉縣就是堂邑縣。
漳南到堂邑,兩百來里。
已到堂邑的黎陽兵馬的回稟,在第三天入夜后,也到了李善道營中。回稟中,其將報稱:在向李善道寫此回稟之時,已令軍中大張旗鼓,開做將開向漳南之假象,并已對外散布風聲,說不止是其部兵,黎陽多達數萬的主力不日就能繼至堂邑,也將會北上,去與李善道部會合。
王安和已在堂邑的黎陽兵部將依令從事的速度,都很不慢。
李善道、劉黑闥自是也不能耽誤。
便於次日,第四天傍晚,劉黑闥、陳敬兒引率選出來的三千精銳,悄然出營,到漳水、高雞泊邊上的那條路上,疾馳奔向數十里外的清河縣。清河縣城距離漳南縣城有百十里遠,但清河縣的東北縣界,距離漳南縣城就沒那么遠了,只需從武城縣邊上穿過即到。
卻只三千精銳,夠用么?
根據情報探知,清河縣城所有之兵力,大約只有三四千人。
楊善會就算出襲王安,也不可能會把他所有的兵馬都帶出來,至多帶個兩三千人,就不少了。
三千精銳,加上王安的數千部曲,對其兩千到三千的出城兵力,兵力上已是穩占上風。
并且,李善道打算動用的兵力亦并不是只有這三千精銳,等這三千精銳纏住楊善會的出城兵馬后,他會率領草創的騎軍,加上蕭裕部的千余騎,趕去支援。
草創的騎兵有兩千騎,騎戰的技巧,這些騎兵還沒經過訓練,固然還不精通,但到了戰場后,改騎為步,卻沒有問題。兩千草創騎軍,與蕭裕部千余,合計三千余步騎了,再合上劉黑闥、陳敬兒帶的三千精銳,便不算王安部,李善道等亦俱篤定,兵力足夠殲滅楊善會出城部了!
計劃趕不上變化。
兩千草創騎軍、蕭裕部千余騎兵,已做好了隨時出發的準備。
但在劉黑闥、陳敬兒率兵出營之第二天中午時,營外鼓聲、人聲,似是有一支部隊開來,李善道出帳,尚未登上望樓打望,楊粉堆已趕來稟報:“郎君,是劉儀同、陳五郎率部回來了。”
李善道愕然。
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出來。
營地已經建好,營中禁止馳馬。
在帳門口等了稍頃,數人從轅門方向急剌剌而來。
帶頭的正是劉黑闥。
人未到李善道近前,他氣急敗壞痛罵聲已到,只聽到他大罵的是:“狗日的!廢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