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出襲,打的是一個出其不意,在兵馬出城前,卻是不能擊鼓鳴角,便有郡吏接令,急奔下城樓,向城門內的出襲將士傳下了楊得道此令!
城門緩緩打開。
黑洞洞的城門洞外頭,雨水若澆,朦朧的雨幕中,越過城門、城壕間的郊地,散亂於雨中,正於因為準頭大失而威脅性大降的城頭矢石的干擾下,埋頭清障的千余賊兵的身影入眼。
五百出襲的精卒,其內有一隊是騎兵,余下的都是步卒。
騎兵先出,步卒隨后,沖過城門洞,踐踏著泥濘,沖入進了城外的雨中!
城樓上。
楊得道、楊善會不顧雨水,緊臨城樓欄桿而立,目送他們沖過郊地,貼著羊馬墻,沖到吊橋內端,放下吊橋,仍騎兵居前,步卒在后,吶喊著殺向了最近離他們只有數百步的清障賊兵!
“明府,可暫止矢石,擊鼓鳴角矣!”
楊善會大聲下令:“矢石暫止,鳴鼓角,為我健兒助威!”
鼓聲隆隆,號角聲聲,與雨聲交織成一首激昂的戰歌。
即使是在下命令時,楊得道也沒回一下臉,他緊張又期待地緊盯著沖過吊橋的五百精銳!
清障的賊兵好像確是被這突如其來的攻擊,打了個措手不及。
離出城步騎最近的三四十個賊兵,茫然地看著沖過來的守卒步騎,大概是懵了,沒有任何的反應。有幾個站起了身,余下的乃至仍還蹲在地上,手還扶著拒馬。
伴隨著濺射的泥水,出城步騎中的那隊騎兵,已經疾馳到了這三四十賊兵的近前!
“成了!”楊得道喜色滿面,拍在欄桿上的手心,用力太大,都拍紅了,可他毫無疼感。
楊善會未有應聲,沉穩地觀看戰況的進展。
那三四十賊兵終於回過神來,但為時已晚,當是一個賊兵的頭目,抽出了佩刀,瞧其架勢,似是在喝令賊兵迎戰,可守卒的百騎已至眼前,又如何還能組織起防御?
騎兵們如同雷霆萬鈞,馬蹄濺起的泥水,四下迸揚,銳利的長槊穿過雨簾,向前刺出。
舞刀指揮的那個賊兵頭目,被一槊刺中!
這三四十賊兵,丟下斧頭、鏟子等工具,掉頭便逃。兩條腿,怎跑得過四條腿?
楊善會、楊得道在城樓上望得清楚,幾乎轉瞬之間,這三四十賊兵中的少半,就已死在了守卒騎兵的槊下、馬下。騎兵們分散開來,縱馬雨下,或追逃走的賊兵,或殺向較遠處的賊兵!
鼓聲、號角聲中,爆發出了如雷的歡呼聲,是城樓兩邊城墻上的守卒見此情景,歡呼雀躍。
楊得道更是興奮地連連拍打欄桿,給騎兵們鼓勁似地說道:“殺!殺!”
楊善會沒有像楊得道這么激動,但眉頭亦得以了稍微的舒展。
騎兵們追風逐電,馬快槊長,靈活地躲開拒馬、鹿砦等物,殺入進清障的散亂賊兵中。遠以槊刺,近則刀砍,如同一陣狂風掃過,留下橫七豎八的賊兵尸體躺在泥濘的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