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鄉父老被賊兵送走了。
賊兵今日出列的主力,卻列在原處,仍沒有動。
李善道,還有什么名堂要搞?
數百賊兵弓手被集合起來,又數百個賊兵也被集合起來。
跟著,這兩部賊兵,在千余賊兵步騎的護衛下,向城下移動。
沒過城壕,前進到城頭投石車、弩車的射程范圍之外處,這些賊兵停下了移動。
數百賊兵那一部,每個人拿起了個鐵皮卷起的大喇叭,向著城中齊聲地再次喊起話來。
楊得道、楊善會、盧郡丞等傾耳聽之。
——事實上,也不用傾耳聽,盡管城頭的鼓角聲,因為楊得道忘了下停止的命令,這會兒還在擊、吹,可這數百賊兵都是大嗓門,又有大喇叭的擴音,鼓角聲不能遮蓋,聽得很清楚。
他們聽見,這數百賊兵喊的是:“楊郡守、楊通守、盧郡丞和守軍全體將士、及郡縣吏與城內全體士民:你們現在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薛世雄部三萬步騎精銳,已被我軍盡殲,貴郡的其余別縣,漳南、武城等等,也都已經投降我軍,你們已經沒有援兵了!
“你們想負隅頑抗么?今圍攻你城之我軍,十萬之眾,你們怎么守得住呢?張豎眼,是楊通守帳下的頭號勇將,他的營被我軍一日攻破,他也幡然醒悟,已經降從我軍。我軍有黎陽倉在手,糧食充足,就是不攻你城,圍,也能把你們圍到糧盡。你們還有多少糧食可以吃呢?
“二位楊公、盧公、守軍的諸位校尉、旅帥們,勸你們多體惜體惜你們的部下和家屬,愛惜他們的性命,早一點為他們,也是為你們找一條生路,別再叫他們作無謂的犧牲了。
“我軍是仁義之師,是怎么對待俘虜的,你們剛才已經看到。愿意投降的,寬厚地撫待;想還鄉的,給錢糧,任之還鄉。天地之間,人為貴。你們應該立即下令,停止抵抗,打開城門,歡迎我軍進城。我軍可以保證你們和你們全軍將士、城中所有士民的安全。只有這樣,才是你們唯一的生路。你們可以想一想,如果覺得這樣辦好,就這樣辦。
“如果楊郡守、楊通守、盧郡丞,你們不愛惜守軍將士的性命,還想打一下,那就再打一下。總歸,城是會被我軍拿下,頑抗到底者是會被解決的。給你們一天考慮,明日我軍發起攻城。”
連著朝著城上喊了三遍。
數百賊兵的弓手,快速地越過城壕,進至北城下近處,在城上沒有反應過來之前,朝著城頭各射了一箭,隨即,迅速地退回到了剛才的位置。
楊得道猶在回味賊兵的這道招降書。
楊善會已經急聲下令:“是箭書。立即傳令,凡拾到箭書者,不許打開,盡數上交過來。”
有軍吏領令,忙去傳令。
一聲幽幽,在旁嘟噥而起:“念了三遍,哪個不是聽得清清楚楚,再收繳箭書,何用之有!”
說話之人,自是盧郡丞。
為了能夠做到精誠團結,齊心協力地守城,對這賊廝,自認為已是百般忍讓,這賊廝,卻冷言冷語,怪話不斷,說個沒完沒了!楊善會勃然大怒,奮力一拍欄桿,瞋目怒視盧郡丞,怒道:“即便無用,丞公,難道就能坐視將士私藏勸降之書?壞我守城士氣?”
盧郡丞不與他吵,臉扭向一邊,嘟嚕說道:“壞我守城士氣?楊公啊,你下城樓,去兩邊城墻上巡巡,李賊這幾個攻心之策下來,我城守卒的士氣,現而下是不是還有!哼。”
“你哼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