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像是在說,殲滅薛世雄部、打下清河縣城,都是李善道的功勞,不敢領李密的封賞,然若細品此話之意,卻又好像是有點別的意味。
劉黑闥、李文相等應聲,隨和李育德之語,亦紛紛說道:“不敢居功受賞!”
李善道笑道:“罷了,這些也先不說了。玄成、兩位賢兄、卿等,咱來議議安撫城中諸事吧。”
安撫城中,重點是安撫民心。
眾人議了多時,議出了措施七條。
第一是,派遣精干將士,巡視城中,維持治安,嚴防有奸賊趁亂作惡,及搜查有無不軌之徒藏伏城中。
第二是,民宅有被毀壞的,幫助重建;縣中的郡縣倉庫的儲糧,已經檢點過,沒多少剩余的糧食了,運部分軍糧進城,賑給縣中百姓,以保障糧食的不缺。
第三是,崔義玄、張文煥、房易從、馬周等本郡人,分往各個里坊,與各里坊的士民見面,以面對面地安定其心。
第四是,那些愿降的吏員,在經過甄別后,明天就讓他們返崗,協助處理城內的一應民事等;各里坊的里魁等基層吏員,也由魏征負責甄別,能用的繼續用,不能用的替換。
第五是,在縣內街上、各里坊,廣布告示,安撫民心,明確我軍是義軍,保證不會侵害百姓。
第六是,清查城中所有的商鋪和作坊,盡量保證城中百姓日常必需用品的供給。
第七是,修復城墻,填平城內壕溝等。
這幾條,有的是李善道提出的,有的是魏征等建議的,每條下頭又各有一些細則,毋庸贅言。
已到傍晚。
李善道沒有留在城中,令李文相在城中坐鎮,他自便與魏征等還城外大營。一干的降吏,也都被隨著帶出,今晚,魏征將在營中挑選他們中仍可用者。楊得道等也被帶到營去。
前腳剛回到營中,后腳郭孝恪、趙君德就押著一將來稟,牛大眼營已被攻克。
被押此將,即是牛大眼。比之楊善會、張豎眼,牛大眼卻識時務得多,李善道部接連三天的攻城,他在他營中的望樓望得一清二楚,對李善道部的戰斗力,服服帖帖,主動愿降。
到第二天中午,各部的戰果、斬獲相繼報上。
就在下午,除掉駐守城內的以外,集合起各營部曲,李善道當眾,發下了給有功將士的賞賜。是李善道一向的作風,賞賜很豐厚。因而盡管還下著雨,各部的將士無不歡欣雀躍,少不的了,又是“萬歲”頻呼。“清河團”旗,授給了高延霸部。——李善道又制了面“清河攻堅團”和“清河尖刀團”的團旗,分別授給了陳蟲兒部和羅龍駒部。也算各部俱無怨言。
全軍休整了五天。
八月初一,雨停了。
李善道暫任李文相為清河郡通守,隨后,便劉黑闥為主將,李文相為副將,兩人統率其兩部,前往進攻還沒有投降的幾個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