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照顧彼輩的臉面,此雖俘囚之獄,然‘獄’字可以不言,便名‘功德林’。”
魏征說道:“‘功德林’?明公,此名起得好。一木為樹,千木成林。一俘一功德,千俘乃成功德林。不僅彰顯了明公的寬仁氣度,足亦可見明公氣吞海內的氣魄!”
薛世雄、楊善會,是兩個棘手的俘虜,殺了不太行,不殺他倆至今又不降,不說是兩個燙手的山芋,也是兩個不好解決的麻煩。和魏征的這一番計議下來,兩個麻煩都有了解決之道。
而且,“功德林”設立起來之后,還能成為一種長期解決這種棘手俘虜的辦法。
李善道心情不錯,哈哈大笑,說道:“玄成,這話夸張了。囊盡河北,也無這千人之俘!”
魏征看了一看李善道,面帶微笑,沒再說話了。
卻當晚,李善道果是設下“家宴”,只以高延霸、高曦、李良作陪,宴請李孟嘗。
他以現坐擁三郡,帳下兵馬數萬之身,卻以家宴,來招待李孟嘗這么一個王君廓帳下的年輕將領,且在席上時,毫無架子,對李孟嘗極是親熱,端得把李孟嘗感動得不能自已。酒酣之后,少不了的,王君廓、王君愕部的虛實,李孟嘗一五一十的,盡與李善道說了個底掉。
便次日,李孟嘗酒醒之后,就由于志寧、李良與他一同,去平恩領王君廓部入境。來時,騎的是匹普通黃馬,李孟嘗這離還平恩時,換乘騎了匹上等的白馬,——自是李善道所贈。
李孟嘗去后未久,杜正倫、魏征求見,把寫好的給李密、王德仁的上書、去書,呈與了李善道審閱。李善道看后,沒再修改,即令分別送出。
給王德仁的去書送出同時,李善道又令楊粉堆擇選精干的斥候,盡快潛入魏郡,令康三藏也遣商賈,亦往魏郡,仍舊是兩管齊下,以打探魏郡各縣,以及王德仁部而下的具體情況。
又將擇合適的地方設“功德林”的命令,李善道也傳了下去,定由魏征先暫兼獄長之任。
又從這天開始,李善道親自主持改編薛世雄部那四五千俘虜的工作。高曦亦於是日,帶著百十軍吏,動身前往黎陽倉城,去選招新兵。又郭孝恪帶來的那萬余新兵,也開始重新編制,或補入老兵各營,或自為營。攻清河縣城一戰,郭孝恪亦有功,李密對他也進行了封賞,給了他一個陽翟縣公的封拜,令他佐助李善道處理三州軍務,他沒有再回黎陽倉,留在了貴鄉。
兩日后,王君廓、王君愕在于志寧、李良等的引路下,率部入魏州,兵馬到了貴鄉城外。
李善道親出城迎接。
兩下相見,王君廓納頭就拜,口中呼道:“小人王君廓,久慕將軍威名,今特來相投!”
百十騎卷塵逐風,從北邊馳來,其為首之將被焦彥郎引進近前,亦是下拜,稟道:“將軍,我部已到貴鄉北界。劉儀同令末將等先來向明公稟報。”
卻是劉黑闥、李文相已攻下了未降的清河余縣,劉黑闥率部還師,也是今天到的貴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