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派斥候,將李大黃部離開臨漳縣城后的動向,探查清楚!看看他究竟是不是要撤回安陽。”
楊粉堆應諾,立刻出帳,執行此令去了。
陳敬兒問道:“郎君,李大黃若果真是撤還安陽,那接下來,我軍是不是就直接渡洹南下?”
“這賊廝鳥,若真是逃還安陽,得了他這兩千步騎的補充,安陽,咱們可確是就得要費點勁,才能打下了。”李善道摸著短髭,思索著說道,“待探明了這賊廝的去向之后吧,咱們再做決定。臨漳縣城現已是空城一座,明天,我軍仍向臨漳開進,先把臨漳占下。”
李大黃部總共也就兩千步騎,他帶出城的也是一兩千步騎,這也就是說,臨漳城內,而下必是已無守軍。那么無論李大黃出城,其意究竟為何,順勢先把臨漳占下,自乃是正理。
諸將起身,齊齊應諾。
關於臨漳縣城怎么打為好此事,明顯是已經沒有必要再議。
李善道與諸人不再計議此事,話題轉開,說了些前日打洹水時的事,又說了些若是李大黃當真撤回了安陽,那接下來安陽怎么打的事,等等,閑聊到兩更時分,諸將紛紛拜辭。
送走了諸將,魏征等也各回帳休息了,李善道獨在議事帳中,對著架子上的地圖,重新開始看來看去。他現在已是相當地明白,為何后世的那些將帥喜歡看地圖的原因。地圖就是主將指揮作戰的重要依據,不把地圖上的東西搞明白,爛熟於心,戰斗就沒法指揮。
固然,當下的地圖與后世的地圖,在精確度等方面是不能比的,但縣邑、鄉村、山巒、河流、道路等等,該有的基本的東西,當下的地圖上卻也都有。多看看,總是有所幫助。
一面看地圖,一面通過地圖上直觀的內容,設想底下來的進戰。
不知覺間,已近三更。
焦彥郎升任了中軍左一營的營將后,蘇定方被李善道擢為了親兵營的營將。守在帳門外,蘇定方見著夜色越來越深,而一直不見李善道出來,他擔心李善道的睡眠,數入帳中,想要請求李善道回帳休息,但李善道正沉浸於琢磨底下來的戰事中,每次都只是點點頭而已。
沙漏上的時刻,已到三更。
再有兩個時辰,各部兵馬就要睡起、朝食,準備拔營了,蘇定方一咬牙,決定再入帳中,無論如何,也要催促李善道睡上一會兒。卻就在此時,匆匆的腳步聲傳入耳中。
他舉目望之,見是楊粉堆舉著個火把,在夜色中跑來。
“郎君還在帳中?”
蘇定方應道:“是,將軍還在帳中。”
“俺有緊急軍情進稟。”
蘇定方掀開簾幕,先通報了聲,得到李善道的允可,放了楊粉堆入帳。
“郎君!王君廓遣人,送來了一道急報。”楊粉堆說著,將急報呈上。
李善道從地圖上移開視線,接住了急報,打開來看。
急報不長,很快看完。
他面色微變。
這道急報,印泥封著口的,楊粉堆沒有看,不知道是什么內容。
覷見了李善道的臉色,楊粉堆問道:“郎君,可是王君廓部攻成安不利?”
“王君愕在邯鄲的舊友,報訊與王君愕,說是數千武安郡兵自永年而赴邯鄲,不日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