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城的成安守卒,后路被斷,一個也沒能撤回城中。
向北潰逃的武安郡兵在高曦營的陌刀隊的阻擊下,大部分也都沒能逃掉,綜合各部報上來的戰果,除掉僅有數百的武安郡兵和袁子干等幾個軍將得以逃脫外,共計斬獲武安郡兵三千余。
夜色已至。
李善道令各部打起火把,再接再厲,改而轉攻成安縣城。
成安守卒的主力已被殲滅,城中所存之守卒三二百數而已,何能再將城守住?
攻未多時,城池已陷。
成安令等一干縣中官吏盡皆被俘,與縣中的慕容氏等大姓族長,被押到李善道馬前。
李善道秉持他一貫的厚待俘虜的作風,沒有為難他們,在問過他們愿不愿降之后,即凡降者,一概留任,或者當場給以擢用;默不作聲,不愿降者,亦不殺戮,悉放之而還。
成安令沒有降,成安縣丞降了,就以成安縣丞暫領成安縣事。
又暫以王君廓一部入城駐守,接管城防。
其余兵馬,李善道嚴下軍令,不準進城,但搬出了從縣寺府庫中得到的繳獲,分賞給了他們。
一道道的命令,井然有序;安撫城內、恢復城中正常秩序等等的諸多戰后事宜,有條不紊。
原本料想中的“賊兵蜂擁入城,奸殺擄掠”、“縣吏與縣中右姓慘遭屠戮”的場景,均未出現,相反,不僅縣吏和縣中右姓得到了厚待,并且“賊兵”也沒有進城殺掠,又并有“賊兵”吏卒巡城大呼,安撫士民,到天亮時,恐慌不安的成安城里,恐慌的氣氛已是漸漸平息。
從頭到尾,一直在觀察李善道各項安撫城中舉措的王君愕,打自心底,產生了深深的佩服。
“將軍,李將軍真英主也!你我未去洛陽,改投李將軍帳下,選擇對了!”他對王君廓說道。
王君廓拍著大腿,說道:“入他娘的,四五千的武安郡兵、千余的成安郡兵,加上一座成安縣城,半天的功夫,就全拿下了!之前最早見到李總管時,俺還覺得他是不是太年輕了?大郎,與你好像差不多!卻真是入他娘的沒有想到,李總管居然這般智勇絕倫!老子是服氣了!”
——王君愕是開皇十五年生人,今年虛歲二十四歲。
說著話,王君廓又去瞅李孟嘗,又說道,“待賓,你與李總管同宗,俺瞧李總管待你也甚是親厚,你這狗日的,以后可得在李總管面前多幫老子說些好話,莫只圖你富貴,忘了俺們!”
自與李善道見過以后,因為李善道對自己的與眾不同的親厚,李孟嘗早已敏感地察覺到,王君廓對待他的態度,與早前有了些不同,隱隱約約中,總感覺待他似是多了點忌憚、防范,李孟嘗頗是為此感到不自在,卻終於今時,王君廓對待他的態度,又重新回到了從前那樣。
李孟嘗趕忙應道:“李總管待末將雖然親厚,將軍是末將之主。末將豈不知忠義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