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績轉看了下兩邊就坐的房彥藻等,見房彥藻等不乏有面現不忿者,可隨著他視線的掃過,房彥藻等俱是默不作聲,他心中知曉,這件事,看來李密適才所言不是假話,而是李密確實已與房彥藻等商量定了,這才不再堅持要求處置李善道,說道:“明公之寬仁,雖古之明君,何能及也?臣深感服佩。明公召臣來時,臣才接李善道上稟,尚未回書與之,候臣還營,即回書給他,既具言明公之寬仁,使其深愧罪責,并嚴詞以責,斷然不許他再為類似之事!”
“你坐下吧,茂公。我請你來,是為與你商量兩件事。”
徐世績入座坐下,問道:“請明公示下。”
“魏郡全郡,已為李二郎攻取。李二郎此道上書中,請我擇選干才,以鎮魏郡。茂公,你以為擇何人為宜?”
徐世績遲疑了下,說道:“臣焉敢置喙,明公慧眼識人,自有權衡。”
“我所以令李二郎攻魏郡的緣由,茂公,你是清楚的,很大一方面是為了奪取滏口陘,西以窺圖河東。於今魏郡已下,接下來,我就打算用兵滏口陘。此任非知兵敢戰者,不可擔之。故我意便以李君羨為其郡將,而歸李二郎督率,如何?”李密撫摸著胡須,細細地說道。
徐世績立即應道:“李將軍勇猛善戰,且其家在武安,人地相熟,確是合適人選,臣無異議。”
李密微笑著說道:“既如此,明日就令李君羨統率其部,北上赴魏。同時,遣使傳旨李二郎,告知他這件事,等李君羨到后,具體的攻入滏口陘此戰,由他統籌指揮,勉其再接再厲!”
徐世績應道:“臣亦會下令與李善道,令他一定要戴罪立功,不可再誤再錯!”
“第二件事,茂公,我請你來議的,就不是魏郡的事,是洛陽的事了。”
徐世績說道:“敢請明公垂示。”
“近日的軍報,你都知道。王世充、韋霽、王辯、孟善誼、獨孤武都等所率之各部隋兵,近來多已抵至洛陽。昏主詔令以王世充代替薛世雄,節度各軍。洛陽猶尚負隅頑抗,隋兵援兵相繼俱至,形勢愈發嚴峻。茂公,我想問問你,就此可有對策?”
徐世績目光再次轉向房彥藻等,說道:“臣智短謀淺,事關大局,不敢妄言。”
“我知卿向來足智多謀,不必自謙過甚,可有良策,盡管言來。”
王世充等相繼率部抵至,與城中守卒已成呼應之勢,當前洛陽城外的形勢對義軍已相當不利。
底下來該怎么辦?
徐世績與翟讓、單雄信等這些時日以來,私下沒少計議。
因為對洛陽的久攻不下,翟讓等大部分現對李密“先下洛陽”的此一方略,已都是頗有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