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已經是相當了解李善道,卻是知道,他忽然想同時打河內,肯定絕不只是因為“河內守卒減少”這一個原因,便再三去看李善道的面色,終是將疑問提出。
他問道:“明公,魏公統部曲數十萬圍攻洛陽,孟善誼、獨孤武都此率兵南援洛陽,短期內勢必是難以返回河內的,若打河內,何時不可?緣何明公欲於此際圖之?”
“現取河內,對咱有一利,即我剛才所言,河內守卒目前大為減少,而且同時,也有一急。”
魏征問道:“一急?敢問明公,此話何意?”
李善道的視線下移,落在了地圖上的洛陽位置,拿手指頭點了點,與魏征等人說道:“玄成,在回答你此問之前,我有一問,且先問問卿等。你們說,這洛陽城,魏公什么時候能夠攻下?”
魏征答道:“魏公引率本部主力、百營部曲,攻洛陽至今,已經攻了幾個月了,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攻下,而王世充等隋兵的援軍已到,這洛陽城,以仆愚見,魏公暫時怕是難以攻下。”
“如果洛陽暫時攻不下來,玄成,如你所說,王世充等部援兵又已到,那接下來,依你們的度料,魏公面對如此局面,會怎么辦?”
魏征說道:“不外乎兩策。一則先擊王世充等部援兵,若能取勝,便繼續再攻洛陽;一則,還兵洛口,先與王世充等部援兵相持,隨后再尋機進戰。”
“不錯。玄成,那我就再問卿等,魏公退兵回洛口以后,在與王世充等部相持階段,你們說,他會不會有可能遣兵一部,北渡大河,取下河內?”
河內郡的戰略地位很重要。
由此郡向北,越過郡東北界的太行山、或郡西北界的王屋等山,可以進入河東,也就是后世的山西;向東,然后轉而北上,則便是河北;向南,渡過黃河,即是洛陽、偃師等地。
換言之,即便是不為河東、河北計,只為消滅王世充等部援兵,李密確實也是有可能會分兵一部,趁河內現下空虛的良機,先將河內奪取,——然后,他就可以主力在洛口,一部在河內,對王世充等部隋軍的援兵也好、對洛陽也好,從而形成南北夾擊之勢。
魏征、于志寧等細看地圖。
過了會兒,諸人紛紛點頭,俱是說道:“有這個可能。”
“玄成、司馬,諸位,這就是我說的‘一急’了!”
魏征、于志寧等聞言,彼此相顧。
崔義玄驚訝地說道:“明公這是想要搶在魏公之前,先得河內?”
“為人臣者,當忠君之事。河內的位置這般關鍵,不論是對夾擊王世充等部隋軍援兵來說,還是對在殲滅了王世充等部后,繼續圍攻洛陽來說,都具有著甚為重要的意義,則我等作為魏公的臣屬,當然就得急主公之所急,為主公分憂。是以,攻河內,從這方面說,現亦是非攻不可矣!”李善道摸著短髭,慨然地說道,旋而顧盼諸人,“玄成,你們說是不是?”
魏征、于志寧等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