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寧補充說道:“明公,另外還有就是傷藥、軍醫。遵明公之令,已最大限度地調配各州藥材,以盡量確保傷藥充足;軍醫方面,也已從各州新又征召了數十名金創醫。”
“傷藥、軍醫很重要啊。打清河、打魏郡這兩場仗,尤其是攻清河城時,有不少的傷員,本是可以醫治的,但就因為傷藥、軍醫不足,耽誤了醫治,白白地送掉了性命。司馬,傷藥、軍醫,要盡最大能力地去搜集。不但是為了武安、河內這兩場仗搜集,以后也要持續不斷地搜集。只有傷藥、軍醫充足了,治療及時了,才能既減少不必要的傷亡,又提升士氣。”
于志寧應道:“明公宅心仁厚,愛兵如子,此三軍將士之幸。仆謹從明公之令。”
李善道擺了擺手,說道:“這無關宅心仁厚,此是為將者必須負起的責任。將士們跟著我打仗,拼死拼活,我怎能不關心他們的生死?再則,也只有確保將士們受傷時能得到及時救治,才能讓他們安心作戰。并及,每一個傷員,只要能救治回來,就都有可能會是將來的精卒。”
“是,明公思慮深遠,仆之不及。”
李善道抿了口茶湯,問魏征,說道:“糧秣等戰備諸項,既已大體完畢,玄成,分給在攻略魏郡此戰中有功將士的田地,則分得怎么樣了?”
魏征答道:“回明公的話,這件事,仆是親自抓的。魏州三郡的無主之地,基本已都分給了在打薛世雄部、打清河郡之此兩役中立功的將士,已是沒有太多的田地可分,故依明公之令,這一批分給魏郡此戰中有功將士的田地,便選在了相州的清泉、臨清和衛州的內黃、澶淵、湯陰等這幾個分與魏州接壤的縣中。依照明公定下的分賞標準,已逐一丈量登記,俱是肥沃之田,不過田契還沒有繕寫完畢,仆已催令此數縣之令長,加緊辦理。”
“要盡快辦理,如能趕在用兵武安、河內之前,辦理完成,當是最好。”
魏征應道:“是,請明公放心,仆今天就再傳書,再催促一下諸縣。”
“地分下去,不能荒著。一如分地賞與打薛世雄部、打清河郡之此兩役中立功將士之故例,凡得地之將士,有家眷者,可從老營遷出,先送到分給他們地的縣鄉,落戶安置;沒有家眷者,征求一下他們的意見,愿意募佃農的,就由地方出面,幫他們募佃農。”
魏征應諾。
備戰的事情,議到這里,已告一段落。
幾次提起了“薛世雄”,卻勾起了李善道的另一樁心事。
他問道:“玄成,薛世雄父子、楊善會等,我這陣子忙,也沒怎么見他們,他們近況何如?”
“回明公的話,楊善會仍是老樣子,給他吃,他就吃,給他喝,他就喝,可一言及勸降,他就閉口不談。……也不能說仍老樣子吧,以前他是破口大罵,於今他只冷眼相對,不置一詞。
“薛世雄父子的情況,比楊善會要好得多了。打魏郡前,明公不是令仆,遣人帶他父子在魏州轉上一轉,讓他父子親眼看看我魏州百姓於下的安居樂業么?此舉果然有效!薛世雄父子親眼所見,見到了魏州士民對明公的擁戴,心生觸動,態度已有漸緩。
“又在明公打下魏郡,凱旋貴鄉以后,也就是這幾天間,仆再去探視他父子時,發現薛世雄亦就罷了,薛萬均、薛萬徹兄弟倆,卻明顯是對明公攻克魏郡的經過很感興趣,追問仆了很多細節,還問到了已降從明公的薛世雄的那些故將的情況。在聽說這些故將,有數人在攻魏郡此戰中立下戰功,得到了明公的賞賜以后,仆瞧他兄弟倆好像是頗有點無用武之地的遺憾。
“仆以為,或可借此之機,再加勸誘,薛世雄不好說,然或就能使其兄弟倆歸心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