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蒙細雨里,從船上下來,殺向臨清關的秦敬嗣部大隊,洶涌地已經殺到了關前!
讓開道路,在成群的秦敬嗣部部曲高興地叫喊著,奔入關內,開始沖擊、追殺關內守卒之后,這玄甲騎士,引領那幾個騎兵,出到關前,徑馳到一將身前。
他從馬上跳下,行軍禮,稟報說道:“將軍,關已破!”
追殺出關守卒的那兩騎舍了追殺,也馳到此處,帶頭那騎亦稟道:“將軍,關已破!”
此將,可不就是秦敬嗣。
秦敬嗣忙上前,把他倆扶住,笑道:“一戰克關,悉源公獻策、兩位薛將軍力戰之功也!”說著,轉身握住了身邊一人的手,用力地拍了拍“兩位薛將軍”,說道,“俺今晚就向郎君報捷!”
卻玄甲騎士和另外兩騎中帶頭那騎,正是薛萬均、薛萬徹兄弟。
而被秦敬嗣握住的手這個中年人,則即是他昨天早上,在向李善道表達攻下臨清關的決心時,所說的“又得源大師之計”的這位源大師。
“先詐作功關不力,以惰守卒之氣,旋以覆船為誘,而先伏薛萬均、薛萬徹等騎趁夜潛在關外,候守卒出,便趁機奪關”之此破臨清關之計,就是這位源大師獻給秦敬嗣的。
源大師的這條計策確實不錯。
秦敬嗣的贊揚之聲中,源大師卻叉手為禮,微微笑著,謙遜地說道:“臨清關得下,皆因將軍英明,大薛、小薛兩位將軍勇過賁、育,將士用命,非俺之功也。”
這位源大師,是新投李善道帳下的一位士人。其家在魏郡臨漳,本鮮卑禿發氏,因禿發鮮卑與拓跋鮮卑源出同祖,遂於北魏時,其族被太武帝拓跋燾賜姓為源。
李善道得了臨漳以后,和得其它縣后一樣,廣納賢才。源大師便是那時投到的李善道帳下。李善道察其有謀略,知兵法,於是便把他配給了秦敬嗣,任他做了秦敬嗣營的謀佐。
——卻李善道帳下,現能獨當一面的將領不多,滿打滿算,也就個劉黑闥,除此外,高曦、蕭裕各算半個,秦敬嗣既是元從十三人之首,又性格沉穩,可堪大用,是李善道著力培養的冀望往后可獨當一面的將領之一,故在屬將、兵員、謀佐各方面,李善道都給予他大力扶持。
至於薛萬均、薛萬徹兄弟,日前用了魏征之計后,果是得效,他兩人因自愿降從了李善道。他倆的父親薛世雄盡管仍然不肯降,不過對他兄弟倆的選擇,也沒有干涉。李善道暫將他兄弟倆留在了身邊,任為內衛。這一次,是專門撥給秦敬嗣,助秦敬嗣奪臨清關的。
秦敬嗣與源大師、薛萬均、薛萬徹說話的這空當,臨清關內火光騰騰,廝殺聲逐漸平息,關已是被殺人關中的部曲奪下!關內沒有百姓,全是守卒。投降、被俘虜的守卒被從關內押出,出關的那兩百守卒逃掉了些許,余下大部也都盡被擒獲。這場仗,勝得是迅捷利索!
捷報次日一早,呈送到了率領主力已到新鄉城北,清水北岸的李善道手中。
同時送來的,還有劉黑闥的一道急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