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子河的西岸因為鄰黑石山、邙嶺,不夠開闊。
戰場選在了東岸。
黑石一戰敗后,王世充堅壁不出,但越王楊侗非但沒有怪責他,還遣使慰勞。王世充因深感慚愧。加上他是楊廣欽命的援洛之諸部隋軍的節度,楊廣其人是個猜忌兇殺之主,他也害怕楊廣會因此戰之敗而治他的罪。故而,實際上就算沒有李密的邀戰,他也是已打算要向李密邀戰的。——并且,他給李密的請戰書,在李密向他挑戰的時候,也是已經送去給李密的了。
這場會戰,對雙方來說,亦算是不謀而合。
參戰的各部隋軍除部分留在了西岸接應,其余主力絡繹都已渡過石子河,於河之東岸列陣。
王世充在親信將領、一眾親兵的從扈下,也到了河東岸。
他駐馬高地,眺望前邊的魏軍陣型。
北風凌冽,吹得甲衣生寒。
他目光所及,望見到數里外的參戰魏軍分列成了大小四陣。
其中陣的兵馬最多,兩側靠后分是其之左右兩翼。三陣南北展開,長達十余里。又在三陣之后,是上萬步騎組成的預備隊。上午的冬日陽光下,刀槍如林,精甲炫目,透出凜凜的殺氣。
遙見得,魏軍中軍的將旗,豎立著的是一面“東郡公、司徒翟”的黃色大旗;左右兩翼的魏軍陣中,分別豎立著的是“上柱國、瑯琊公王”和“上柱國、河東郡公裴”的將旗,兩面將旗一為青色,一為白色。三陣之后,那支萬數步騎組成的預備隊中,豎的則是“魏公”大纛。
這四面主將的將旗之外,魏軍各陣中,又參差林立著不知多少的諸色其余魏軍別將的旗幟!
寒風中,成百上千面的敵陣旗幟獵獵作響。
還觀己軍陣,諸部隋援聯兵現於河東岸所列的陣,與魏軍所列的陣型一模一樣。
也是中陣的人馬最多,居於最前,兩翼略后;并有預備隊位處在前線三陣之后。
隋軍的三陣與預備隊陣中,右監門郎將龐玉、河北大使太常少卿韋霽、河南大使虎牙郎將王辯、虎賁郎將劉長恭、河內通守孟善誼、武牙郎將霍世舉、河陽郡尉獨孤武都等等各將的將旗,也同樣是如魏軍陣中的那些五顏六色的將旗一般,鱗次林比,在同樣的寒風中招展颯颯。
前三后一的陣型設置、不計其數的參戰將士、五彩繽紛的眾多將旗,還有鼓角聲中,穿透云霄的戰前殺氣,這些是兩軍相同的地方。亦有不同處,便是雙方兵士穿的戎裝。
隋軍這邊,戎裝整齊劃一,士兵們穿的全是黃色的戎裝。
魏軍那廂,士兵們穿的衣服就五花八門了,只有一些精銳部隊,如裴仁基所率的魏軍左翼的將士,與李密所親率的預備隊,本多是隋軍的降卒降騎,戎裝尚能保持一致,余下的大部分魏軍參戰之將士,因為太冷,那簡直就是穿什么的都有了,以至穿花花綠綠的婦襖者亦有。
王世充看罷多時,操起冰涼的馬鞭,向著魏軍的主陣,也就是翟讓所督的中陣指了指。
他說道:“裴仁基部本我大隋精銳,王伯當系密逆心腹,小有治軍之能,觀彼兩陣,兵雖少些,頗稱嚴整,是少而精也。他們這兩陣,以我兩翼應之。彼兩陣不動,我兩翼就也不動。
“諸君請觀,唯其中陣,其眾雖多,而賊各部旗幟於間雜立,最為雜亂,是眾而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