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塹,長一智。
李善道一個旁觀者,猶能從李密、王世充黑石此戰中學習到不少的用兵謀略、經驗教訓,況乎王世充是此戰的親身經歷者,親身感受到了先勝而后大敗的慘痛?
故今日石子河此戰,王世充針對上一場仗的失敗原因,總共是做了兩個應對的部署。
一個即是在石子河西岸留下了部分的兵馬,以看好他的后路。
一個即是專也從各部的隋兵援軍中抽調出了數千精銳,以健將統領,作為由他親自掌握的預備隊,為的正是對付李密的八千驃騎親衛。
日頭漸漸東升。
按后世時間,已是上午八九點鐘。夏天來說的話,這個時間就有點晚了,於今仲冬,日光才有點變暖,將士們的身體也活動開了,卻正是到了敵我兩軍可以正式展開會戰之際!
再又一次地遠望對面的魏軍陣。
魏軍陣中,卻遲遲沒有響起進軍的鼓角號令聲。
王世充耐心地等待著。
王玄應等人已是等不及了,前邊三陣的隋軍將領們有的也已等得著急,不斷地有軍吏趕來王世充處,詢問何時可以開始進擊。王世充一概回令,命令各陣不要急躁,繼續等待。
此際如從高空望下。
可以望到:南邊的黑石山、邙嶺以北,滾滾流過的石子河東岸,冬季的曠野上,隋、魏兩軍,總計多達得二十多萬的步騎將士,分各列以呈南北走向的十余里長的前后四陣。如林也似的旗幟、如林也似的矛,在緩慢而堅定地升高的日光下,招展著、閃耀著。卻兩軍皆按陣不動!
遠近周遭,唯寒風卷仆,狐兔不見,飛鳥不過。
整個這一區域的空氣,好像都凝滯了。敵我諸陣中將士時而發出的維持陣型的命令聲、人聲、馬嘶聲,卻又將這凝滯刺透。山聳、水流,向東數十里是洛陽雄城,北上數十里是濤濤黃河!
終於!
王世充敏銳地望到了,較為長久的對峙下,翟讓所統的魏軍中陣,出現了一點的騷亂!
正合乎了他之前的判斷,魏軍中陣的兵士雖然最多,可也最雜,良莠不齊,翟讓又沒有高明的治軍之能,因此,魏軍中陣的有些將士,在時間的流逝中,銳氣已然消磨,心氣已然散亂!
進攻的時刻到了!
王世充舉起馬鞭,令道:“擊鼓,令中軍先以精卒沖翟賊陣腳,等陣腳沖亂,全軍出擊!”
鼓聲響起,如冬日的滾雷,蕭瑟寒涼的風里,繼之而起的號角聲蒼涼而雄渾。
隨著他的命令,中軍分出了步騎數千,步卒如猛虎下山,騎兵鐵騎縱騰,直撲翟讓中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