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的一聲,有人在邊上拍了下案幾。
李善道等轉目看去,是徐世感。
徐世感小小少年,激憤之色,行於言表,他大聲地說道:“將軍討密賊的檄文,俺拜讀了!以前俺被密賊迷惑,原尚以為他是個好漢英雄,不意卻他奸詐不義,是一貫有之!翟公無辜被害,我兄險些命喪,此仇此恨,滔天之水,不能沖洗。將軍討密賊之日,俺敢愿從之!”
“徐公,三郎年紀歲少,忠義滿膺,有公之風!我恭喜公,生了一個忠義的好兒郎!”
龍生九子,子子不同。徐世感可能是因為年紀還小,其性,與徐世績的現實主義確實是有不同,向來義字當先,年齡盡管才十幾歲,言談舉止,極有慷慨雄烈之氣。
對這個老三兒子,本來徐世感就最小,老人家喜歡小兒子是人之常情,兼以徐世感行事,確是有徐蓋輕財好施的好義之風,徐蓋對他的這個小兒子亦是十分喜愛,聽得李善道此贊,徐蓋憂色籠罩的眉頭,略微得以了舒展,憔悴的臉上稍微顯出了點笑容。
一直陪徐蓋等說話到入夜,在徐蓋家中吃過飯,李善道才辭拜而出。
……
回到郡府。
這陣子,李善道著實累壞了,今天又是剛到貴鄉,才連著行了幾天的軍,更是疲憊。
但撐著疲憊,李善道未有便即休息。
沒有在前院堂中,在后宅,點起燭火,他與魏征、于志寧商議下邊需要做的事情。
等于志寧代把李善道在河內定下的下步用兵冀北,及高元道之策,還有已經遣使往招攬王薄、盧祖尚等事,一一與魏征細細說過,李善道問魏征,說道:“玄成,卿就此皆是何意?”
這幾件事,魏征其實在于志寧說前,大略已知。
李善道已在給他的去書中講提過這些事,只不過信中說的沒這么詳細。
河內方面已經穩定,陜虢方面也已穩住,接下來,為蓄積力量,以待來日與李密的決戰,攻取冀北諸郡是勢在必行之事。那么,為實現攻取冀北,當前需要做的軍、政諸務又各是甚么?
出乎了李善道、于志寧的意料。
魏征第一件說的,不是軍事、也不是政事,他說起了李善道的婚姻之事。
他說道:“明公,當務之急,仆之愚見,宜召盧承道,盡快將與盧家的婚事定下!”
“將與盧家的婚事定下?”魏征此議,委實出乎意料,李善道下意識地重復了遍他的話,暖如陽春的室內,搖曳的紅燭影中,徐蘭清麗的容顏,溫婉的笑容,浮現他的面前。
魏征說道:“公雖愛士仁民,深得諸郡士民之心,然本就仍頗有士者,持觀望之態,今公既與李密決裂,仆憂之,持觀望之態的士人可能就會更多了。欲解此憂,仆思之一再,最簡單,也是最上策的辦法,似唯有無過於盡快與盧家結姻。與盧家結成婚姻以后,不僅有助於明公收攬河北士心,盧氏郡望范陽,亦有助於明公北上,攻取冀北諸地。此蕭王之聘郭圣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