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將從帳外進來,押著兩個隋兵軍吏,向李密稟報:“明公,又有數十隋兵亡降我部,這是他們帶頭的兩個軍吏,一個火長,一個隊正。”喝令這兩個隋兵,“還不速速拜見魏公!”
這兩個隋兵軍吏拜倒俯首。
“且起。”李密瞧了下這兩個隋兵的軍吏,見他倆餓的面無人色,有氣無力,就問道,“你倆是何人所部?你倆部中,軍糧現供應何如?士氣何如?王世充又有何軍令、措為?”
兩個隋兵軍吏中的隊正操著一口關中口音,不敢抬頭,畏懼答道:“敢稟魏公,小人等皆龐玉營兵吏。洛陽已多日無糧送到營中,營中將士饑餓,士氣低落,怨言者甚眾。王世充不見有別的軍令、措為,只聞他一再募兵,這兩天多次犒賞各營將士。不知他是何緣故。”
李密怔了怔。
明明已經缺糧,卻還招募新兵、多次犒賞將士?
這不是“自相矛盾”么?
他反應很快,略怔而已,很快就明白了王世充這么干的原因!
神色頓時變得嚴肅,李密令押這兩個隋軍軍吏進來的此將,帶這兩個隋軍軍吏出去,撫摸著胡須,嘿然稍頃,說道:“裴公、孝朗,你們知道么?我差點被王世充這胡奴給騙住!”
房彥藻尚未明悟,問道:“明公此話何意?”
“我久不出兵,王世充芻糧將竭,求戰不得,故募兵饗士,此乃其欲乘夜黑以襲興洛城也!”
房彥藻、裴仁基恍然大悟。
裴仁基說道:“不錯!事出非常必有妖。明公料之極是。王世充糧乏而反募兵、饗士,其所圖為,定然如此!”問道,“此奴之謀,既然已為明公料出,敢問明公,何以應對?”
“即遣斥候,細探王世充等部舉止;調兵分屯城側,以待其犯!”
大雪紛紛而下,隨著李密的軍令傳下,屯兵數十萬眾的興洛城內外,兵馬調動起來。
……
興洛城的李密部,冒著大雪,緊急調動。
北邊越過大河、越過河北遼闊的大地,樂壽周邊渤海、平原等郡的竇建德部,也開始了調動。
……
溫暖如春的貴鄉郡府堂上,李善道打開了一道密報。
密報上只有一行字:盧祖尚適遣使往謁李密,猶疑未應公令;王薄已愿從附明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