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公,俺知道敵強我弱,公等為此有所憂心,在所難免。但為何不能等二郎調兵,我軍現就必須要回師,往救魏刀兒的緣故,俺已講說清楚。二郎嘗言,‘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公等!現即我等必須‘有所為’的時候!敵眾再強,為大局起見,我等亦當迎難而上!況此戰,俺將親與公等往斗,俺尚無畏,公等何憂?”劉黑闥扔下直鞭,睥睨諸將,慷慨地說道。
達奚神秀、慕容孝德、劉十善等將齊齊起身,答道:“敢不愿從將軍往斗!”
“阿奴。”
劉十善挺身應道:“在。”
“兵法之道,奇正相合。為防出現變故,俺率主力,偃旗息鼓,走真定、九門;你率別部,大張旗鼓,還回鼓城,作勢從鼓城渡滹沱水。等俺已渡滹沱水后,你再虛張聲勢,往攻深澤。”
劉十善等將聞得劉黑闥補充的這道軍令,俱是先微怔然,旋即領悟。
準確點說,“以主力繞走真定、九門以赴隋昌,往救魏刀兒”,還不能算是劉黑闥的“張良計”。
同時,尚需加上“以一別部,先偽作主力,吸引王伏寶等的視線,以協助主力盡快趕到隋昌;接著再以此別部進攻深澤,以牽制王伏寶部”,才是他思慮定下的此往救魏刀兒的整體對策。
多了“以一別部,吸引王伏寶等視線”及“攻深澤,牽制王伏寶部”這一條策應之策,不論渡滹沱水,還是兵到隋昌后與王伏寶部的交戰,某種程度言之,誠然劉黑闥部都多了些把握。
劉十善大聲領命。
劉黑闥顧問諸將:“公等尚有何疑?”
達奚神秀、慕容孝德等俱已無疑。
“各還本部預備,兩個時辰后,全軍拔營,兵走兩道,救援魏刀兒!”
送走了諸將,劉黑闥親筆寫了書、檄兩道,一飛呈李善道,一急傳王君廓。
……
武安郡與武陽郡接壤。
信使半日一夜疾行,馬歇人不歇。
次日上午,劉黑闥的上書已被送到貴鄉郡府。
李善道適要去城外營巡視,看罷劉黑闥的來書,神色微變,即刻下令,召魏征等入府來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