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你娘!跟老子沖!”
話音未落,又一支弩矢射至,中了他的左大腿。側后曹陣弩車手的歡喜大叫傳來:“中了!中這賊廝了!”弩矢尾部的鐵鏈攪動,一下將石鐘葵帶倒,拖著他向后拉去!虧得親兵隊正拼死撲上,拽出了鐵鏈,奮力將他拖至了一旁。石鐘葵掙扎欲起,腿傷劇痛,難以站立。
親兵隊正急切地喊道:“將軍,快先退一退吧!”
“主公令我等退了么?入你娘,從老子進戰!敢言退者,斬!”石鐘葵怒目圓睜,丟掉金瓜錘,撿了根鐵锏,以之拄地,半跪著令道,血水順著他多處的傷口,汩汩而下,染紅了泥土。
喊殺聲在后響徹,是其余部的勇士見狀,舍命前沖,且劉豹頭引領的第二、第三方陣的兵士亦已殺至。劉豹頭分出吏卒一隊,去奪側后的曹軍弩車陣地,自則親率精卒,救援石鐘葵。
……
如從半空中望下。
可見石鐘葵、劉豹頭等此際,已經突進了曹陣三四十步!但隨著他們突進的越深入,在曹陣兩翼不動的情況下,他們也愈孤軍深入,弩矢如雨,砲車也再次啟動,殺聲震天,陷入苦戰。
……
李軍,中陣。
將臺上,李善道嘿了聲,說道:“畢竟是馳騁冀北,又其全軍精銳在此,竇軍士氣尚存。看這勢頭,石鐘葵、劉豹頭雖勇,然竇陣堅固,一時間還是攻破不得。令,石、劉暫退。”
進戰的鼓聲,換成了撤退的鼓音。
大纛向后揚起。
……
北邊數里外,竇軍中陣。
將臺上,時刻關注李善道中軍動靜的竇建德,第一時間注意到了李軍大纛的旗令變化,側耳聽之,盡管辨不太清李軍中陣的鼓聲,但應是在命令石鐘葵、劉豹頭部撤退無疑。
宋正本、凌敬等也注意到了李軍中陣的動靜。
他兩人還沒來得及進言。
將臺下一將馳馬到至,仰臉大叫:“明公,曹公頂住了李軍攻勢!可趁此機,發起反攻!末將敢請引精卒,沖李善道的中軍!戰況轉化,優勢已在於我,必可一鼓陷其中軍陣地!”
請戰之將,可不就是王伏寶?
竇建德卻自有主張,沉吟片刻,答道:“五郎勇氣可嘉,然李善道只是攻我左翼受挫,其軍三陣未亂,又中軍是他親自坐鎮,不宜輕舉往攻。傳我將令,令陣右精騎,襲李軍左陣!李軍左陣如能被沖亂,我軍再大舉進攻不遲!五郎,你且還陣前,稍安勿躁,勒兵待戰!”
王伏寶領命,雖心有不甘,仍策馬回了中軍陣前。
凌敬說道:“明公此應對之措,實為明智之舉。李善道非泛泛之輩,其三陣未動,若就強行攻堅,恐損兵折將,反折我士氣。不如先以我騎,擾其左翼,待其陣形松動,再全力一擊。”
軍令在傳令兵的傳達下,飛快地傳到了竇軍右陣外的騎兵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