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后世時間,下午四五點鐘。
日頭像塊暗紅的火炭,懸在天際。
李善道軍中鼓聲震耳,號角長鳴,三陣俱發。
陣右騎兵打著唿哨,卷帶塵土,馳突至竇軍左陣外,驅散了攔截的少部竇騎,朝著竇軍左陣中來回拋射。東為木,李文相的右陣在東,其將旗為青。李文相青色將旗的指引下,除只留下了千人為后備,其余的四五千步卒將士組以方陣,以進戰隊形前進,盾矛在前,弓弩在后。
左陣的陳敬兒從將臺上下來,驅馬率眾,亦只留下了千人為后備,剩下的步卒將士全陣出動,緊隨追殺潰散的竇軍甲騎、輕騎后的陳蟲兒等后,吶喊著向前沖殺,直向竇軍右陣。
中軍將臺上,李善道按刀挺立,顧盼發動的左右兩陣,又望中陣前邊展開沖鋒的千人勇士!
“漢”字大纛,迎風獵獵作響,臺邊精銳如狼似虎,齊聲呼喝助戰,氣勢如虹。
中陣的數千將士,也已經發動。
高延霸的將旗招展在沖鋒的千人勇士中,在他們后方,是焦彥郎等率領的五六千中陣主力。——李善道的三陣兵力布置,與竇建德相類,同樣是以中軍為核心,中軍的兵力最多,有八千將士,兩翼的兵力較少,各六千將士。中軍,也是只留下了千人為后備。
“定方,還能戰么?”李善道問道。
蘇定方衣甲上的血污未干,昂首挺胸,慨然應道:“愿斫竇建德頭,獻與主公!”
“集合三陣留守兵力,悉交你來統帶。望見竇建德的將旗了么?候竇陣大潰,你便追之!”
蘇定方倒遲疑了,說道:“明公千金之軀,宜留精卒,以護左右。烈只需千人,足以斬竇。”
“我軍大勝在即,我何須護衛?況有士貴在此,一將足頂精卒千人!今日此戰,務要擒殺竇建德,以絕后患。否則,若被他逃走,功虧一簣。從我軍令,速去準備。”李善道從容笑道。
卻張士貴立身將臺下,橫槊馬上,厲聲叫道:“有俺在,主公絕不會有失!”
——這一場敵我共計五萬余步騎的大規模會戰,說實話,張士貴以前何曾見識到過?石鐘葵、陳蟲兒等將的勇悍,早激起了他的熱血,恨不得他也能上陣沖鋒,為李善道殺敵立功。
蘇定方乃不再多言,行個軍禮,領了虎符,便下將臺,召聚三陣余下的兵馬集合。
李善道的目光重新投向戰場。
……
戰鼓雷鳴,塵土飛揚。
高延霸因所率俱是步卒,未有騎馬,也未使槊,雙鐵鞭纏腕在手,率先沖突,已近竇軍中陣前。迎著竇陣的投石、弩矢、箭矢,千名重甲銳卒跟在其后。竇軍中陣前,立有拒馬。距拒馬三十步,高延霸暴喝:“擲索!”百條鐵鏈鉤鐮破空,纏住拒馬樁猛拽。
凍土崩裂,拒馬樁轟然傾塌。
——卻這拒馬樁怎的這般輕易就拽倒?原因也很簡單。本就是臨陣倉促所置,入地不深,此其一;持鐵鏈鉤鐮的皆力士,此其二;不是一個鉤鐮鉤一樁,而是數個鉤一,此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