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在宮中望見火,且聞城外喧囂,問何事。
裴虔通對說:“草坊失火,外人共救之耳。”
時內外隔絕,楊廣也沒想到驍果會在這時叛亂,相信了他的話。
楊廣的孫子,元德太子楊昭的長子燕王楊倓聰明好學,最得楊廣的喜愛,每次出巡,楊廣都會帶著他。他察覺有變,與梁公蕭鉅、千牛宇文皛等夜穿芳林門側水竇而入,至玄武門,詭奏道:“臣猝中惡,命懸俄頃,請得面辭。”他才十六歲,沒甚威望,又沒帶什么人手相從,裴虔通等自不可能把他當回事,不為他轉稟楊廣,反而執囚之。
丙辰,天未明,司馬德戡率部已經進城,分兵給裴虔通,以代諸門衛士。裴虔通將數百騎至成象殿,宿衛者傳呼有賊。裴虔通乃還,閉諸門,獨開東門,令殿內宿衛者出。
右屯衛將軍獨孤盛驚怒地質問裴虔通:“你帶的什么兵?要干什么?”裴虔通說:“事勢已然,不預將軍事;將軍慎毋動!”獨孤盛大罵說道:“老賊,是何物語!”不及被甲,與左右十余人拒戰,為亂兵所殺。千牛獨孤開遠率殿內兵數百人詣玄武門,叩閣請道:“兵仗尚全,猶堪破賊。陛下若出臨戰,人情自定;不然,禍今至矣!”竟無應者,軍士稍散。
亂兵已入,獨孤開遠被捉,不過因其家世,以及他的忠義,沒有殺他,把他放了。
——獨孤盛和孤獨開遠,姓雖相同,兩人沒親戚關系。獨孤盛其族本李姓,其父李屯跟隨北齊高洋參加沙苑之戰,兵敗被擒,編為北周八柱國之一獨孤信的部下,得到獨孤信的信任,被賜姓獨孤。獨孤開遠是正經的獨孤家子弟,獨孤信即其祖父,李淵之母獨孤氏是他的姑母。
先是,楊廣選了驍健官奴數百人置玄武門,謂之給使,以備非常,待遇優厚,至以宮人賜之。司宮魏氏為帝所信,宇文化及等結之,使為內應。是日,魏氏矯詔悉令給使出外,倉猝之際,無一人在者。司馬德戡等引兵自玄武門入,楊廣聞亂,易服逃西閣。
裴虔通與元禮進兵排左閣,追之而至,問:“陛下安在?”
有美人出,指之。
校尉令狐行達拔刀直進,楊廣躲在閣內,映窗扉謂令狐行達說:“汝欲殺我邪?”令狐行達答道:“臣不敢,但欲奉陛下西還耳。”因入閣內,扶楊廣下來。裴虔通本楊廣為晉王時的親信左右,楊廣見之,說道:“卿非我故人乎!何恨而反?”裴虔通說道:“臣不敢反,但將士思歸,欲奉陛下還京師耳。”楊廣說道:“朕方欲歸,正為上江米船未至,今與汝歸耳!”
一番對答,不外乎互以假話相欺,彼此心知肚明,裴虔通勒兵,暫將楊廣看守住。
天亮后,孟秉以甲騎迎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戰栗不能言,沿途有來謁見他的,他唯俯首據鞍,自稱罪過。
至城門,司馬德戡迎謁,把他引入朝堂,當場號為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