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君寶是獨孤懷恩的心腹,和柴靜的關系也不錯,沒有因為適才被柴靜反駁自己的建議而生氣,聞得柴靜的這一策,他接住柴靜的話,稱贊說道:“將軍,柴公此策,大好之策!虞鄉離我軍近在咫尺,王君廓部的敵情打探得清楚,其眾才三千,我軍如果精銳往襲,定能將之殲滅!打擊一下李善道這賊廝的驕狂。且則,虞鄉,我軍肘腋之地,也斷不能容王君廓據守。”
獨孤懷恩站定腳步,看了會兒沙盤,問其余諸人:“公等意下如何?”
韋義節等皆無異議,俱應道:“柴公此策,可以用之。”
李善道率領大軍已經來攻,作為蒲坂戰場的他們這些唐軍將領,即便李淵的回旨還沒下到,亦不能毫無反應,坐視李善道步步緊逼,也的確是需要做些事情。李善道親所率領的主力兵多,打的話,不好打,但王君廓部的兵少,又是孤軍深入,正是絕佳的打擊目標。
獨孤懷恩點頭,決斷說道:“既如此,便依柴公此策,調集兵馬,趕在李善道主力未到之前,先將王君廓部殲滅!”從帳中諸將臉上一一掃過,選出了出擊的主將人選,“君寶,就你為主將,仲文,你為副將。給你兩人兵馬……,你兩人需多少兵馬?”
“仲文”,名元仲文。
此人亦是從李淵起兵的元勛,本鷹揚府的校尉,現為圍攻蒲坂的唐軍重要將領之一。
元君寶估摸了下,說道:“王君廓部兵馬三千,今他已與虞鄉群盜相合,計總兵力大概將近萬人。不過,虞鄉群盜悉烏合之眾,其若散匿山中,難以短時蕩平,然若敢出與我軍野戰,不堪一擊。將軍,不需兵馬太多,五千步騎,末將就能為將軍將王君廓及虞鄉群盜破之!”
王君廓早年入寇河東郡時,柴靜已是解令,他聽說過王君廓與丁榮、宋老生這兩場仗是怎么打的,知王君廓狡詐多端,便提醒元君寶,說道:“元公,王君廓兵少,孤軍懸出,我以精銳往擊,勝之不難,然其人狡猾,公亦不可輕敵。宜謹慎行事,多置斥候,以防反為其所趁。”
元君寶撫須笑道:“柴公提醒得是!俺會小心進戰。公且放心就是。”
李善道的主力已在向安邑開進,安邑城中并沒有多少唐兵駐扎,料李善道若全力攻城,安邑難以堅守,也許數日便陷;而且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李善道不攻安邑,只留部分兵馬看之,主力則繞過安邑,徑來蒲坂,如果是這種情況,其主力到蒲坂的時間就會更早。
時間緊急,既已決定先打王君廓部,就需盡快出兵,不能耽誤。
獨孤懷恩便就下令,撥給元君寶、元仲文兵馬五千,命其兩人今日備戰,明日出營。
備戰半日,又遣斥候,到虞鄉地界,進一步細察王君廓部的動靜。
當晚斥候回報,王君廓部現仍是在虞鄉城南駐扎,并無異動跡象,遙見其營門獨開一面,虞鄉群盜的大小首領出入頻繁,還牽著羊、趕著牛、抬著酒,似是在搞甚么酒宴。
元君寶甚喜,與元仲文說道:“李善道驕恣,王君廓這廝鳥自以為得了虞鄉群盜投附,聲勢大張,又以為我軍蒲坂未下,進退失據,不敢輕舉妄動,亦輕我軍!此正天賜你我立功的良機!我等趁其不備,明早急往襲之,必能一舉將其殲滅!”
元仲文以為然。
次日一早,天沒亮,兩將就提足了勁,暫拜辭獨孤懷恩,引步騎五千,遂出營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