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達恭聲應道:“仆敢不竭忠盡力,為殿下效勞。”
“阿稚,送陳公還輜車。”李世民呼李道玄的小名,吩咐說道。
李道玄依舊是大聲應諾,精神滿滿的,送陳叔達回后頭的車隊。
房玄齡察覺出了李世民從容自若的神態之下,隱含的憂慮。
怎能不憂慮?
雖說河東的確不能丟失,非救不可,李世民對救下河東也的確有信心。
可河東的局面,因為李元吉的棄太原而走,繼又阻止李孝基等不能用李靖之議,長達十余日駐兵不動,浪費了大量關鍵時刻的寶貴時間,而發展到現在,已是極其糜爛,棘手不已。
一則局面已經大不利於唐軍,二則劉武周尚且罷了,粗疏之輩,所以能占據河東北部,無非借突厥之勢,不算強敵,但李善道抗衡李密、吞并竇建德、降服魏刀兒、宋金剛、羅藝、高開道等,席卷河北,所向皆克,威名赫赫,所要面臨的對手且還是個勁敵。
兩者相合,李世民肩膀上的壓力很大。
這場仗怎么打,才能打贏?進戰的方略盡管在出兵前就已定下,可實行起來,能否得成?尚且是未知數。又若一旦既定之方略不能得用,底下來則需怎樣的隨機應變?更現下不能知!此外,另有最要命的是,關中的形勢目前猶不安穩,又如果在河東沒有收復之前,薛舉、梁師都出現了異動,那便是腹背受敵,后果不堪設想。李世民又怎能不壓力在肩,憂慮重重!
左右無有外人,盡是李世民的親信心腹。
房彥藻便溫言細聲,說道:“殿下,河東的情勢於今雖不太有利於我軍,卻也并非全無轉機。殿下英明神武,已定的救援方略稱得上出奇制勝,只要我上下齊心,定可扭轉乾坤。”
與李淵、李建成、裴寂、劉文靜等議定的救援方略,大體言之,可概括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就是已經得以實行的,在援兵到河東前,先令李孝基部進援西河郡的靈石和臨汾郡的霍邑,牢牢地占據住這兩個據點,以使李善道部與劉武周部不能會師;同時,李孝基部分兵一部南下文城郡,威脅李善道部的后方和側翼,進一步牽制李善道部。
第二個階段,便是主力部隊抵達之后,聲東擊西,作勢進攻李善道部,但主力急赴晉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趁劉武周正自驕恣,防備不足,爭取一舉將劉武周部消滅或者擊潰,奪回晉陽,以鞏固根本,及將劉武周、李善道聯兵的這個氣勢洶洶的勢頭給他打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