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開山、劉弘基、段志玄、柴超等等諸將,俱皆起身,行軍禮,齊聲應諾。
次日一早,留下了兩千人守太原,余下唐軍步騎兩萬余,悉出營北進,以殷開山等總管率領,李世民果領輕騎百余,行於軍前,先馳往汾陽,覘察劉武周部而下的具體情況。
……
卻時間回到昨天下午。
竇軌率南下之部才出營,就被散在晉陽唐軍營外的漢軍斥候偵知。
這斥候,非是別人,自宋金剛所派。
晉陽一戰,如前所述,宋金剛盡管參與,來給劉武周助戰了,可他是客軍,其部被安排的組陣位置較為靠后,故而劉武周部雖敗,他卻得以見機,及早地撤出了戰場,部曲幾無損失。
遵照李善道的命令,他撤回到平城以后,——平城原有劉武周部的部曲駐扎,他此前在平城這一帶時,只是駐兵野外,倒借此劉武周兵敗,平城守將驚恐,無心守城,主動撤出,北還劉武周主力部的機會,他現改進駐到了城中,因一邊加強城防,一邊遣斥候探晉陽動靜。
平城縣城與晉陽縣城間,仍如前所述,隔著榆次縣,相距約百余里地。
竇軌率部南下的情報,深夜時分,報到了宋金剛案頭。
情報到時,宋金剛才睡下。他有軍令,只要有關唐軍的情報,不分早晚,即使他已睡覺,也要第一時間呈之與他。故此,值夜的參軍叫醒了他,未有耽擱,他就看到了這份情報的內容。
睡意登時被驅散。
宋金剛放下情報,喚親兵端來涼水,頭扎進去,好好的令自己更加清醒了一下,下達軍令,召集帳下諸將來見。同時,他令記室參軍,立即給李善道寫奏書。
“稟報大王,竇軌率三千到四千步騎,昨日下午離晉陽,南下靈石。至遲后日夜前可到。其部援兵如若順利抵達,劉上柱國之攻靈石,也許就會受挫。臣將引騎急往截擊!”
前邊的奏報倒也罷了,宋金剛口述到“引騎急往截擊”時,記室參軍嚇了一跳,抬臉看他,似是懷疑自己聽錯了,確定般的重復他的這句話,問道:“將軍,引騎截擊?”
“不錯,……愣什么,怎么不寫了?”
這記室參軍遲疑說道:“將軍,竇軌所率唐軍三四千眾,我部騎兵總才千人。計算路程,如今晚就出兵,是有可能能再竇軌部到達靈石前,將其截擊,然我騎兵少,仆擔心恐不足勝之。”
“竇軌肯定料不到俺會引騎從平城往追,截擊他,出其不意,何愁不勝?”
記室參軍說道:“將軍,如果能勝,當然最好,可若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