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這句話,打仗,打的是軍心、士氣。
單就李世民來講,實際上,就算與關中的通道暫被阻絕,他也無甚畏懼,他相信靠他的能力,他遲早能夠消滅劉武周、李善道,扭轉局勢,使關中重回掌控。但問題是,這是他的自信,不是他麾下數萬唐軍將士的自信!消息一旦傳來,可以想見,在聽說了與關中的聯系被隔絕以后,他麾下的這數萬唐軍將士,只怕絕大部分都會心生惶恐,人人都將思還關中,而不思進戰了。故而,當此驟變的局勢之前,李世民目前唯一的選擇,只能是先將后路保住。
“郎君,打算怎么穩固?”
李世民反問道:“阿兄有何良策?”
“而下之策,欲穩固兩石,不外乎一援靈石,一殲劉季真。然卻有一個難處,擺在咱們的面前,就是我軍的兵力不足。劉季真部萬余,李善道部兩三萬眾,我軍可用之兵,不過兩萬余,若分兵兩路,則兩面俱弱;若集中一處,又恐另一處生變。郎君,仆實無策!”
李世民點了點頭,說道:“阿兄,你說的沒錯。我軍而下最大的難處就是兵力不足。并且除了劉季真、李善道,我軍現尚有劉武周部也需應付。這就使我軍可用之兵,更為不足了。”
長孫無忌很了解李世民,問道:“郎君可是已有對策?”
“劉季真新亂之眾,相比李善道,易於取之。阿兄,我意先集中兵力,把劉季真消滅掉!”
長孫無忌說道:“劉季真雖新亂之眾,亦萬余部曲,且離石多山,一旦其眾散遁入山,追殲難也,此其一。靈石守軍如若士氣大落,李善道以三萬余眾攻之,漢軍素來敢戰精銳,又如果我軍還沒殲滅劉季真部,靈石已陷,如何是好?此其二。劉武周聞知此兩訊后,他一定起反擊之念,其部亦猶兩三萬眾,如傾巢而來,我軍主力在離石,又怎應對?此其三。
“郎君,這三點,你想到了么?”
李世民摸了摸短髭,——不僅的失色神情已然消失,極其不利的局勢下,他反而越發的鎮定自如,他清朗的聲音,就像是破曉的鐘聲,穿透迷霧,堅定而有力:“這三點,我考慮到了。所以,先殲劉季真部,我軍不能大張旗鼓,直接去殲,須當出奇,以計取之。”
“郎君,怎么出奇?”
李世民提起了硯臺上的毛筆,移走尚未寫完成的給李淵的上書,取了一張新紙,鋪展案上,落筆而寫。不多時,要寫的東西寫完,他停下筆,抬頭說道:“阿兄請來一觀。”
長孫無忌剛才就在案前,不過李世民看沙盤的時候,他跟到了沙盤邊上,這會兒聽得李世民此話,就邁步,回到案前,俯身細看,紙上寫了幾行字,赫然是給李善道的一封書信!
“李公足下:汾水暑氣蒸騰,呂梁野馬正驕。聞公不辭辛勞,方至靈石,仆特備波斯冰鑒兩具,為公消暑,并大羽箭五十支,擬與公會獵於靈石北郊。愿借公裂石弓穿云之力,共清《月令》所謂之‘仲夏之穢’。附呈崆峒山采藥人貢清涼散十劑,可解三軍苦熱。世民手泐。”
長孫無忌又驚又疑,摸不著頭腦,不知李世民此為何意,說道:“郎君,你這是?”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