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武周的問題,我再給劉武周寫一封信就是。”
長孫無忌訝然,說道:“郎君,寫何內容?”
“我信告與他,我退兵還晉陽,邀他會獵晉陽城下。”
長孫無忌是個聰明人,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立即就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拊掌說道:“妙也!此與去信李善道,異曲同工之妙!劉武周連戰連敗,見我軍突然撤回,邀他會戰晉陽,即便他聽說了劉季真作亂離石的消息,一時間,他肯定也不辨郎君意求,不肯輕舉妄動。”
“而至於劉季真部。阿兄之憂,擔心我軍不能一戰將之盡殲,卻此憂大可不必!我軍奇襲奔至,一戰足可將之盡殲!”李善道、劉武周兩方,的確是問題,但劉季真,李世民根本就沒把之當成個大問題,這一仗,他早已成竹在胸,只需調度得當,劉季真部必無逃脫之機。
長孫無忌信任李世民的軍事能力,見他這般自信,遂再無疑慮,贊嘆說道:“郎君高瞻遠矚,運籌帷幄,計策周密!如此一來,三方勢力皆在掌控之中,我軍可從容應對,逐一破敵。”
“傳令下去,再與劉武周送約戰書一道。他定不敢應之。然后我明日去信與他,我軍便還晉陽。卻還至晉陽后,不作休整,我引騎先行,便往離石,直取劉季真,出其不意,一戰定之!”
長孫無忌領命,就叫來記室參軍房玄齡,寫就給劉武周的挑戰書,遣吏送給劉武周。同時,李世民招聚諸將,將自己的戰略謀劃布置下去。數萬唐軍聞令而動,依計備戰!
……
唐軍行動,不需多言。
李守素、閻立本離了晉陽,晝夜兼行,兩日后到了靈石城外。
時當下午,距城尚有十余里地,兩人已聽到了漢軍攻城的吶喊聲。
不遠處有片丘陵。兩人便先登上高處,眺望前邊。
入眼是一顆顆裹著油布的石彈,在暑氣里,被高高拋出,劃出焦黑弧線,投擲向靈石城頭!城下攻城的漢軍將士,因離得遠,看不清楚,約略只見人頭簇擁、塵土飛揚。定是漢軍弓箭手射的有火箭,引燃了石彈外的油布,或射中了城頭的棚屋,靈石城上火光沖天,烈焰熊熊。
兩人相對一眼,下了丘陵,繼續前行。
離靈石城越來越近,圍繞城外北、東、南三面,連綿的漢軍營壘,宛如鐵壁合圍,旌旗招搖,躍入眼簾。——靈石城的西邊是汾水,故是漢軍主攻其余三面。營壘與靈石城之間,放眼望去,見到的盡是穿著紅色戎裝的漢軍將士,一個方陣接著一個方陣,不知攻城兵馬是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