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起碼,洛陽不下,李密就沒有余力來打河北。
這樣,李善道一方,現就不致陷入內外皆敵的境地,李善道就能全力以赴,對付宇文化及。
輕輕地嘆了口氣,徐蘭難以壓抑對李善道須得再次上前線的掛慮,她能做些什么呢?也只能盡力與盧氏搞好關系,可使李善道無須因為聽說她倆關系不睦而分心,能夠得以安心作戰。就站起身來,她尋思去謁見盧氏,把李善道來信此事,告與她知。——李善道不僅寫了詩,給她也寫了信。行未兩步,她轉回案邊,又將李善道的詩取出。李善道信中告訴她,亦給盧氏寫信了,唯不知給盧氏寫詩了沒有?若沒有,就把這詩,說成是寫給她兩人的吧!
出到門口,正碰上裹兒。
裹兒問她作甚么去?徐蘭答道,往謁盧氏。兩人便一道,前往盧氏所居之院。
且也不必多說。
……
信、詩送到貴鄉,是雨停后的第兩天。
徐蘭往謁盧氏之時,李善道率還河北之部,已順流北上,出了河內郡界,到了汲郡界。
再行數十里,就是黎陽城了。
李善道傳下軍令,命三軍且止行軍,下船就地休整,自入汲縣城中,與諸將商議底下戰事。
參與軍議的,不但有屈突通、李靖、竇建德等從征河東的諸將,魏征早從貴鄉趕到了此處,于志寧跟著李善道從河內也還回了,并另趙君德、李文相、王薄等亦提前已在汲縣迎候,他們也都參與了這一次的議事。偌大堂中,滿滿騰騰,或坐、或立了三二十文武,悉漢之重臣。
“玄成,你先把大體的情況,與諸公說一說。”李善道坐在主位,開門見山,說道。
魏征原本就瘦,這一個多月,他先是總攬負責河北的軍政諸務,接著又應付宇文化及的進犯,可謂忙得是寢不安息,食不有暇,更加的瘦削了,眼窩深陷,但聲音依舊沉穩有力,他恭恭敬敬地站將起來,應了聲是,即面向李善道,開始簡要地介紹黎陽與其周邊目前的局勢。
“宇文化及部是十日前強渡的大河,其眾十余萬,分作三路,主力一路七八萬人,另外兩路或一兩萬人、或兩三萬人。我軍雖在西岸的各大渡口俱有布防,然兵力不足,終是難以阻擊。鏖戰了兩天,擊敗了宇文化及的左路偏師,殺傷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