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在王君廓叛逃突厥,被野人殺死后,李世民念其前功,還詔令為騎收葬,待其家如初。只因御史大夫溫彥博奏稱:“君廓叛臣,不宜食封邑,有司失所宜言。”乃才貶為庶人。
這些且不必多說。
只說李善道大喜言后,驀地心中一動,轉喜為傷,嘆道:“此戰,賴君廓臨機設變,蕭公救援及時,遂轉危為安,焚元禮將營,終得以大勝。惜乎哉!二牛何辜,慘死王敬之手!”問蕭德,說道,“二牛的尸體,你們運回來了?王敬之,現在何處?”
蕭德與李二牛又不認識,他死不死,蕭德不關心,李二牛尸體的下落他沒問過王君廓,不知道,但王敬之現在什么地方,他知道,便答道:“敢稟大王,李二牛的尸體,臣不知何處,或當在王將軍軍中。王敬之等叛賊,王將軍已遣吏提前將他押送回營,應是很快就能押到。”
這場大勝,打的時候兇險,可越兇險,越顯英雄本色。
打勝之后,王君廓也很得意。因此,他亦在部隊回來之前,就趕緊派了心腹,先還大營,來向李善道報捷。——卻是蕭裕派蕭德回來報捷的事,他自知道,但蕭德不是他的人,第一印象很重要,所以他仍亦要派人,也回來報捷,以彰顯自身功勛,省的被蕭裕搶了大功去。
這點小心思,蕭德一說,李善道就心知肚明了。
順道的,王君廓把王敬之等叛將,因亦一并先押送營中,請李善道處置。
李善道點了點頭,說道:“二牛本我瓦崗舊人,追隨我數年矣,忠勇可嘉,遭此橫禍,我心甚哀。待將他尸體運回,當厚葬以慰忠魂,選其子侄蔭之。”令王宣德等,“估料時辰,君廓與蕭公部早晨可還營中,命伙房備好酒肉,以候將士凱旋。等君廓、蕭公還后,我親自出迎!”
王宣德等領命而去。
李善道下到帳中,給蕭德端了杯水,笑道:“將軍與尊兄支援及時,力戰有功,先以此水,犒將軍之勞。將軍可先下去休息,等尊兄回后,與我同迎。”
蕭德忙接過水杯,深施一禮,感激道:“多謝大王厚愛!為大王效死,臣之本分。”
將水飲下,退出帳外,自還本部駐地休息不提。
高曦、高延霸等都在帳中。
聽得王君廓絕地反擊,在不利的形勢下,反而立下了更大的功勞,——依照最初部署,王君廓部最多只能伏擊元禮部,即便打贏,也無非尋常一勝,現卻是攻破了元禮的將營,還在蕭裕援到后,又將追兵擊潰,等若是一戰兩捷,戰果遠超預期,高延霸艷羨不已,說道:“大王,往后再有首戰之任,可不能再只給王君廓,小奴也是敢打敢戰!”
“你這廝,見著別人立功,你就眼紅!”首戰打勝了,李善道不但心里石頭放下,而且確實王君廓、蕭裕的這兩場勝利,也比預期的更好,他心情不錯,笑罵了高延霸一句。
屈突通說道:“王君廓此勝,固其有膽有識,然亦天命眷顧大王,使其能逢兇化吉,轉危為安。此番大勝,更能揚我軍士氣,沮宇文化及部士氣,之后再作進戰,必勢如破竹,殲滅宇文化及部指日可待。”頓了下,問道,“大王,王敬之將被押回,敢問大王,打算如何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