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文超到營堞前,按住垛口,向外探身,大聲說道:“張二、李五,出來答話!”
張二、李五,便是投降的兩個隋興排矟兵的校尉。張二,也即適才向王君愕介紹之人。
兩人得了王君愕的允可,就略出隊前,躬身應話,說道:“末將等無能,為賊將王君廓所敗!幸得收攏殘兵,猶存三四百眾。隋興不敢再回,因連夜還營,候領將軍責罰!”
樊文超俯瞰了他兩人幾眼,又往他兩人身后的王君愕等數百將士身上張了張,退回到孟景身邊,不知與孟景說了句什么。孟景撫著胡須,點了點頭,亦不知答復了他句什么。隨即,樊文超回到營堞處,便大聲說道:“勝敗兵家常事,一場小敗,不必過於自責。將軍軍令,命汝等先還入營,等汝等稟過戰敗經過,歇息上幾日,再給汝等戴罪立功的機會!”
營門隨著他的話,緩緩洞開。
王君愕朝里張望,見營內靜悄悄的,一條營中主干道,從轅門通向營內深處。除掉轅門內兩邊站立的百余轅門守卒以外,主干道上無有半個兵士的影蹤,——轅門以內是個百十步寬的隔道,隔道再內,是連綿的營帳,隔道、營帳外也不見一個兵士,只帳幕低垂,燈火未有。
不禁心頭一跳,多年的戰場廝殺,讓他敏銳察覺到這靜謐中的一絲不尋常。
即便是清晨,將士們大多還沒有起來,也不該這般安靜!
他再望向營頭,注意到樊文超、孟景等都正在密切地注視著他們,登時警鈴大作,叫了聲不好,抽刀在手,急令說道:“賊已知我計!營中不可進也!速退!”
兩團精銳事先都已知道王君廓的此一“計中計”,做的本是兩手準備,反應很快。王君愕的軍令才剛落,兩團人馬立即分散,以隊為單位,組成小陣,開始后撤。
營頭上,孟景撫著胡須,仰頭大笑,笑未片刻,神色轉厲,喝道:“果如俺料!此是王君廓賺俺營之計!既已送到了俺嘴上,便休想再逃!射箭!出兵,殺賊!”
數百先前藏身垛口下的弓弩手,齊齊現身,箭如飛蝗般射向撤退的王君愕部。好在偽裝的是排矟兵,盾牌不缺。這兩團精銳一邊后撤,一邊舉盾抵擋,中箭的兵士不多。箭雨中,盾牌鏗鏘作響。孟景營中,戰鼓擊動。少說得有千余人馬,從臨近遠門的帳內涌出,殺聲大作,如潮水般沖向轅門,直奔著后撤的王君愕等殺來。在前者是數十鐵騎,轉瞬已馳出轅門!
一團兩百人,兩團四百人。
且俱步卒。
不說后頭的千余孟景部步卒,只若被這數十鐵騎沖到,王君愕所率的這兩團精卒,怕就難以抵擋,逃脫無路了!卻事先王君廓對此已有料及,王君愕等隨身攜帶了很多鐵蒺藜等物。
一堆堆的鐵蒺藜被拋灑在地。
馳出轅門的這數十鐵騎,人馬悉甲,是具裝甲騎,可馬蹄上并無鎧甲。措不及防中,鐵蒺藜嵌入馬蹄,戰馬嘶鳴,或翻滾在地,或踉蹌難行,鐵騎陣型大亂,后續步卒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