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說,一夜過去,第二天上午,李文相盡召城東諸營各將,出示了李善道的令旨,將竇建德擬就的出襲計劃,便就詳細布置下去。諸營各將領令,分別回營準備。到了下午,諸營按照計劃,各出兵馬五百到千人不等,乃同時對攻他們營壘的宇文智及部展開突然反擊!
李善道上到東城樓,遙遙觀戰。
遠見之,城東十幾里外,大河滔滔,約略可見如一條巨龍蜿蜒,即是黃河;而前瞻后顧,前為永濟渠,后為清水。就在黃河與永濟渠之間,敵我對峙了數十座營壘。上午時,宇文智及部就出營了數千兵馬,照例對高雅賢等營進行襲擾,以往幾天,高雅賢等營俱是只守不出,但今日此刻,卻見高雅賢等營,俱是出兵,或主將親率,或以猛將為鋒,發起了奮勇進擊。
一面“信都公、上柱國竇”的大旗,招展在出戰的諸軍之后。
屈突通指之說道:“大王,竇公竟是親督出戰。”
“竇公忠勇!若諸將皆能如竇公,宇文化及部,破之在朝夕之間。”李善道笑吟吟說道。
宇文智及部措不及防,沒有料到城東的漢軍諸營今日會反攻,倉促迎戰,陣腳大亂,戰方初接,其襲擾攻營各部的前陣就紛紛敗退,后續兵馬很少有主動上前支援的,大都也都隨之后退。戰才不過半個多時辰,李文相、鄭智果等營,就已率先將攻他們營的宇文智及部兵馬擊潰。鄭智果確系勇將,他是親自出營進戰,只見他的將旗,招展戰場之上,緊追敗逃的宇文智及部約千人步卒不舍。從城頭上望去,他這支四五百人的精兵,已是突出於各軍最前。
李靖上前半步,進言說道:“大王,不可深追!”
李善道點了點頭,令道:“傳令,今日出擊,不過小試牛刀,非是決勝之戰,召鄭智果還回。”
城中的軍令傳到戰場,相對較慢,李善道的這道軍令剛剛出城,鄭智果部已折轉回撤。
無須說,這肯定是李文相的軍令及時傳到。
要說起來,李文相、趙君德雖是李善道軍中的老人,資歷很深,但軍事上的才能,其實原本一般,和竇建德舊部的曹旦、曹湛、董康買、高士興、王小胡、胡大恩等差不多,有匹夫之勇,能夠以勇服眾,然乏謀慮。但又與曹旦、曹湛等不同,李文相、趙君德跟了個好主君,經常得到李善道的耳提面命,又李善道選了知兵法之士,教他們兵法,為他們謀佐,故此二人在李善道的調教,加上親身領會李善道的用兵謀略下,而今已是漸通兵略,各頗有長進。
城東的戰斗,迅猛激烈,卻若論聲勢之響,不及城西。
到底城西是宇文化及部的主攻方位,出動的兵馬多,攻勢也更為猛烈。城西戰場上,煙塵滾滾,喊殺聲震天,宇文智及親自督戰,其麾下右路軍的精銳盡出,今日出動的兵馬,超過了前幾日,達萬余之數,重點進攻的仍是王薄與劉豹頭營間的甬道。
這已是攻這段甬道的第四天。
宇文化及給宇文智及的命令是,令他五天內攻下城西漢營間的甬道。
三天過去了,別說全都攻下,只王薄與劉豹頭營間的這段甬道,遲遲猶未能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