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明言,只能是帳外竇建德的親兵護從。
竇建德帳外的親兵護從不多,亦有一二十人。就這幾個呼吸功夫,就全被張士貴等三將殺了?竇建德縱聽說過張士貴、李君羨、李孟嘗的勇悍,可他的親兵也都是勇士!不敢置信。
然李孟嘗所言,自不會是假,帳外的一二十個竇建德親兵,確是已被他們盡數殺了。
須知,李孟嘗、李君羨、張士貴、蘇定方四將,或許在軍略上,而下都還欠磨煉,有不足,但只論勇武,四將當真俱是一時之選,力敵萬夫!
原本時空中,李孟嘗是跟從李世民參加玄武門之變的“九將”之一;李君羨亦李世民帳下勇將,每戰單騎先陷陣,前后賜以宮女、馬牛、黃金、雜彩,不可勝數;張士貴膂力過人,彎弓百五十斤,左右射無空發;至若蘇定方,無須多言,十余歲就從其父討賊,系羅士信一流的人物,驍悍多力,膽氣絕倫,肆虐清河郡等地多年的張金稱,就是被他手刃的。
是故,竇建德帳外的一二十親兵,面對張士貴等,當真如同螳臂當車,片刻就被殺盡。
竇建德心念電轉,卻知,一定是他投從宇文化及的事情,不知怎被李善道知了,一旦回城,性命只怕難保。他咬定牙關,暴喝一聲,提劍就往蘇定方身上砍來!蘇定方側身避開,——他曾是高雅賢養子,竇建德的部將,雖有李善道的令旨在手,不愿就對竇建德動真章,正待再言,李孟嘗已揮刀直取竇建德,刀光如練,竇建德閃避不及,肩頭中刀,鮮血飛濺。
竇建德痛吼一聲,叫道:“雅賢、雅賢!”
李孟嘗上前,一腳將他踹翻,踩在了他的胸口,刀尖抵住他的咽喉,笑道:“再喊也沒用。竇公,這個時候,高將軍當也已成擒。你還是老老實實的,從俺們還城吧。”
這話,竇建德怎可能相信?
他拼力掙扎,試圖掙開李孟嘗的踩踏。卻是徒勞。
蘇定方取來繩索,將竇建德的手捆住,把他扶起,說道:“竇公,俺不瞞你,實話與你說吧。你與宇文化及私下勾結之事,早就敗露,大王早已知悉。之所以今日才令俺們召你回城,大王意在‘將計就計’。大王素來寬仁,你若能悔過,坦誠相告,也許還能保全性命。否則,你若一條道走到黑,不知悔改,只怕不僅你性命有憂,還將累及你的家人。竇公,你三思啊!”
“李善道怎會早已知悉?”對蘇定方此語,竇建德更是無法相信。
蘇定方嘆了口氣,說道:“竇公,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你可知李將軍為何說高將軍已被成擒?你可又知,擒高將軍者何人?俺告訴你吧,便是王郎、李友。俺們帶入營中的四百步騎,未有到別處就食,而是轉回了大帳,……你聽,大帳外是不是有喊殺聲?張、李兩位將軍已經趕去指揮,圍擒高將軍。王郎、李友原是你養子,卻比你忠心於大王。你自以為與宇文化及私下勾結,行事甚秘,殊不知都被他倆看在眼中,并一一稟與大王。竇公,事已至此,再隱瞞無益。念公昔日對俺的恩德,俺再勸你一句,不要執迷不悟,及早回頭是岸。”
竇建德側耳聽之,果是聽到了從大帳處傳來的殺聲。
他的激動、亢奮,盡數釋去,面如死灰,心中最后一絲僥幸崩塌,啞口無言,眼中顯出絕望。
瞧他不再掙扎,李孟嘗推搡著他出帳。
帳外尸橫遍地,皆是竇建德的親兵護從。
竇建德腳步踉蹌,目光掃過這些熟悉的面孔,心如刀絞。他抬頭望向大帳的方位,天際殘陽如血,沐浴其下的大帳外邊,遙見之,亦遍地尸首,正數百敵我,短促地激烈戰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