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廓、馮金剛、鄭智果、蘇定方等諸營將傳看罷了,將軍令還給李文相,
李文相站將起身,捧著軍令,顧視諸將,說道:“大王的令旨,都清楚了?”
“回將軍的話,清楚了!”諸將答道。
李文相說道:“俺重申一下軍紀。大王的軍紀,實際上也不用俺再多說。今日此戰,凡有令而不進,或違令而不遵者,定斬不饒!戰后查驗各營將士,有功者,俺不敢私,上報大王,論功行賞;有過者,亦不姑息,依律懲處。諸將務必齊心協力,勿負大王厚望,誓破賊軍。”
王君廓等將也都已經起身,一同躬行軍禮,齊聲應道:“末將等遵令!”
“好,時間緊張,你們各回本營,將大王此令轉達你各營將士知曉,便等俺號令,預備進戰。”
王君廓等將再行了個軍禮,倒退著,便依次往帳外退去。
卻王君廓雖然投從到李善道帳下的時間,沒有馮金剛、鄭智果、蘇定方等長,靠他的戰功,儼然已是諸將之首,退在最前;蘇定方是臨時授任的營將,他在諸將中位次最低,退在最后。
王君廓、蘇定方退出帳之前,李文相叫住了他倆。
“蘇將軍,高營的軍心穩住了?今日出戰,會不會有影響?”李文相先問蘇定方,說道。
蘇定方卻很有把握的樣子,躬身答道:“回將軍,竇建德、高雅賢昨晚被押入城中后,末將與王朗、李友等親自安撫,先是召集高營校尉以上軍將,宣布竇、高二人罪狀,繼曉以大義,宣布大王令旨,彼等不知情,不會追究他們的罪責,而且竇建德、高雅賢,大王也沒有殺之,只是暫時囚禁,以觀后效,又向他們承諾,戰后論功行賞;隨之,依照大王之令,盡出高營財貨,分賞諸部兵士,各種舉措之下,高營軍心現下已穩,絕對不會影響今日決戰!”
“好!不會影響就好!蘇將軍,高營畢竟剛剛經過昨晚的變故,雖軍心已經暫穩,你還是需要密切關注其營各部將士的動態,以防生變。一旦有異動,立即上報,切勿延誤。”李文相頓了下,接著說道,“大王的軍令,你適才也看到了。今日此戰,大王慮及高營的現實情況,高營在今日戰中,主要僅起一個‘誘賊’、‘配合’的作用,其它的不需負責,只要這個任務,你能完成,就是你的大功一件!蘇將軍,你要切記,一定需得謹慎從事,不可懈怠大意。”
李文相的軍事才能,不算高明,但他到底投從李善道的時間較早,且當時為了籠絡他,李善道還與他結拜了兄弟,便是直到今日,李善道對他依然是以“賢兄”相稱。
故而,包括王君廓這等桀驁之輩,面對李文相時,亦頗是恭敬有加,不敢造次。
何況蘇定方?蘇定方更是恭謹,當下應諾。
“你先還營去罷。”
蘇定方又再行了一禮,退出帳去。
李文相轉看王君廓,撫著胡須,露出點笑容,說道:“王公,大王的軍令中,明令指示,今日此戰,城東戰場,以俺營與你營為進戰主力。公勇猛敢戰,歷來戰功赫赫,今日定能再建奇功。就今日此戰,公有何策略,俺想聽你說說。”
王君廓昂首挺胸,恭敬中帶著點桀黠,說道:“大王將一切都布置好了,我暗賊明,今日這一場仗,咱們若還打不贏,干脆就都抹了脖子算了,也別再等大王懲治。
“將軍,末將營步騎共計四千余,末將準備謹從大王軍令,等會兒回到營中,便選出步騎各五百精銳,留為總攻時用。其余三千余人馬,選出老弱五百,加上民夫,湊夠千余,大張旗幟,當是足能冒充兩千之數,就以此千余,充作援馮、鄭兩營之兵,以哄宇文智及。
“待總攻的時機到至,將軍一聲令下,末將就親引精卒步騎,直撲賊之側翼!”
李文相大喜,下到帳中,搖了搖王俊杰的手,笑道:“王公,你與俺不謀而合!俺也正這般計量。好,好得很!王公,如你所言,今日此戰,大王籌謀高明,你我只需按計行事,定便能一舉破敵。俺愿與公合力,共襄此役,誓取全勝!此戰得勝,愿推公首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