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東隋軍前線主將的將旗,被王君廓劈斷的時候,城北的戰局也已進入了白熱化。
如前所述,盡管城東是宇文化及、宇文智及今日此戰進攻的重點,他們期望借竇建德的臨陣倒戈,首先可將城東的漢軍擊潰,從而帶動城北、城西漢軍的連鎖潰亂,最終取得勝利。
但是,畢竟對陣在城北的,是漢軍、隋軍的主力部隊。
漢軍方面,高曦、高延霸、焦彥郎等,無不是漢軍的一等精銳;隋軍方面,除掉參戰的關中驍果的兵數超過城東、城西的隋軍兵數,而且樊文超、張童兒等部的精銳亦都在此,宇文化及也在這里,隋軍在城北前線的主將,則是宇文化及死黨,深得其重用的左膀右臂孟景。
故此,從早上開戰到今,城北的戰況,實際上半點不比城東遜色,同樣激烈異常。
楊粉堆麾下負責在各個戰場傳遞李善道命令、別處戰場軍情的斥候們穿梭如織,汗透戰馬,將李善道根據戰局變化而下達的新軍令、還有城東與城西兩場戰場的動態,不斷地傳到城北。
“王君廓已斫城東將旗,城東諸部已發起總攻,攻勢如潮!大王令旨,城北可全力進戰!”就在王君廓斫旗后約一刻多鐘,李善道最新的軍令,傳到了城北漢軍主將高曦所立的望樓上。
永濟渠濁流湯湯,橫亙在城北戰場的東面不遠,如一條巨蟒蜿蜒。
初秋的驕陽,炙烤著岸邊灘涂,蒸騰起裹挾血腥的濕熱。
城北這片占地比城東更寬闊的戰場之上,煙塵與汗氣交織。
漢隋兩軍陣列如巨獸盤踞,各自分作數陣,犬牙交錯。隋軍前線主將孟景坐鎮隋軍諸陣后三四里外的中軍高臺,金鼓旗幟森嚴,身后十余里處,宇文化及營中如豆的望樓,隱約可見。
軍令傳到之際,高曦立在午后的驕陽之下,揮汗如雨,目光如隼,正在細觀眼前的這沸騰鏖兵之局。由辰時激戰到而下,莫說前線交戰的敵我將士了,就是望樓上的高曦等,這個時候也都早甲胄盡濕,頗有從將既因暑熱,也因戰事激烈引起的緊張,喘息粗重,如拉風箱。
汗滴自高曦眉弓滾落,刺得眼角生疼。
卻聞令罷了,他眼中精光爆射,從戰斗打響,無論前線戰局怎么變化,是某陣進戰得利,是某陣苦苦支撐,又甚是某陣險被擊破,他始終冷靜的表情,終於在這個時候變了!他猛然揚眉,大步到旁邊案上,拾起令箭,側身轉顧諸從將,厲聲問道:“大王令旨,公等聞否?”
“聞矣!”
高曦再問:“大王令旨,公等知否?”
“知矣!”
高曦又問:“大王令旨,公等從否?”
諸將躬身軍禮,帶動甲胄刷刷作響,齊聲應道:“敢不效死?誓為大王破賊!”
高曦擲下令箭,令道:“城東賊既潰,宇文化及敗矣!傳本將令,擊鼓,各陣全力進擊!城北兒郎,破賊正當時也!”指令從將中的數勇將,“分引精卒,往助各陣!大王戰前令旨,陷陣者,轉兩勛,擒賊大將者,轉三勛,獲宇文化及諸輩者,‘公侯’何吝之有?公等,勉之!”
諸將熱血沸騰,同聲大呼:“勉之!勉之!”
受令的幾個勇將,立即奔下望樓,各自點起預備隊中的本部精兵,即馳向各陣傳令、增援。
布置在望樓下的百面戰鼓,被光著膀子、揮汗如雨的健士奮力擂響,聲裂長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