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白馬,彤云低壓,寒風撲打著郡府大堂厚重的門簾。
室內炭火正旺。
李善道端坐主位,手中展開的正是陳敬兒自雍丘發回的捷報。
他目光掃過“上賴大王威德,依三原縣公之策,下賴將士用命,遂得克捷”一句,嘴角微揚,露出了點不易察覺的笑意,抬眼看向下堂中侍坐的李靖,溫言道:“五郎謙遜,將此戰之功盡歸他人。然此役能勝,依藥師於五郎出兵之前,便所定之策,確為關鍵。藥師身不出白馬,洞察千里,畫策帷幄之中,決勝疆場之外,真乃國士也!”聲音不高,帶著由衷的贊許。
李靖著紅袍,冠帶整齊,聞言立刻離席,躬身行禮,姿態恭謹:“大王謬贊,臣愧不敢當。此皆大王運籌帷幄,陳大將軍臨陣決機,將士效死之功。臣不過拾遺補闕,偶中一二罷了。”
他言辭懇切,毫無居功之色,端得一派謙恭持重之風。
堂下隨之,響起一片恭賀之聲。
薛世雄撫須頷首,李善仁、侯友懷面露欣慰。
歐陽詢、虞世南、薛收、王宣德、王湛德、馬周、鄭元璹、劉玄意等亦紛紛稱頌此勝。
一個略顯陌生的聲音卻突兀地響起,帶著過分的熱切與諂媚,這人伏拜在地,屁股高高撅起,大聲說道:“大王英明神武,知人善任!李公神機妙算,實乃諸葛再世!陳大將軍勇冠三軍,真如天神下凡!此等大勝,足令李密喪膽、鄭颋諸輩股栗!大王天命所歸,指日可定鼎中原!”
這肉麻的吹捧引得眾人側目。
說話者,卻是新近投誠的裴虔通。
李桐客、裴爽兩人此前到了徐州后,裴虔通已聞宇文化及兵敗,自知窮途末路,立即就接受了招降,并在薛世雄接管徐州的兵馬到后,相當配合,說讓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隨之,李善道傳下令旨,留下了李桐客、裴爽協助安撫徐州,凡裴虔通部曲,欲還家者,皆給路費解散,剩下千余,編入接管徐州的薛世雄部,而他則被帶到了白馬。乃是才到未久。
如前所述,此人曾是楊廣為晉王時的親信,楊廣繼位后,他仕至左監門直閣、正議大夫,掌宿衛禁軍之職,仍然深得寵用,卻在江都之變中,伙同宇文化及弒君謀逆。論以人品,李善道對他實是鄙薄,然為示“招攬隋故臣、收攏人心”之意,卻在他到了白馬之后,仍給他加官進爵,擢為左監門將軍,散官也由正四品的正議大夫,升為從三品的銀青光祿大夫。
不過個人事,個人知,雖是得了加官進爵,裴虔通倒是深知自己名聲狼藉,一到白馬,他便使出渾身解數鉆營。不僅對李善道極盡阿諛,獻上從江都宮苑劫掠來的內庫珍寶,與數名絕色嬪妃,——其中一位還是楊廣著名的“十六院夫人”之一,并對薛世雄等也是重禮相送,企圖攀附。只是薛世雄、李善仁等人,對他這等弒君背主之徒,同樣鄙夷至極,對其送來的禮物看都不看,大都沒有接受。這時,薛世雄等聞其這般阿諛,更是連眼角余光都吝於給他。
李善道聽著他的這些馬屁話,卻是難得,依舊掛著笑容,仿佛并未聽出他諂媚中的虛浮,等他說完,只溫和了句:“裴將軍請起。”
待裴虔通爬起來,彎著腰退回到席上坐下。
李善道放下軍報,目光掃過堂下諸臣,沉吟稍頃,說道:“五郎捷報中,向我請示,底下如何行止,公等有何高見?”
薛世雄便即起身,行禮進策,說道:“大王,羅士信奔襲雍丘不成,反遭大敗,銳氣已挫。此正我軍趁勝進擊良機!臣以為,當令陳敬兒部稍作休整,即合雍丘李公逸部,乘勝進擊開封!開封一下,則管城右翼頓開;我軍再順勢攻取酸棗、陽武,成夾擊之勢,管城唾手可得!滎陽既為我有,李密困守洛陽、滎陽之間,縱尚兵眾,無地無糧,覆滅之期不遠矣!”
李善仁、侯友懷等人接連起身,言辭一致,俱是贊同此略。
李善道心中,其實也是正是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