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燁在聽取魯院長反饋的過程中,迅速在腦海里梳理,給出了幾個參考數據。
魯院長與唐燁交流并不頻繁,但在這次探討方案的過程中,他敏銳地察覺到唐燁絕非尋常之人。
能在領導身邊擔任重要秘書職位的,都有著過人之處,無論是反應速度,還是邏輯思維的縝密程度,都令人欽佩。
更關鍵的是,唐燁的思維模式是從政府工作角度出發,而魯院長雖身處行政崗位,可終究難以從醫院管理的固有模式,順暢地轉換到政府宏觀決策的模式。
許多周成武提出的問題,魯院長自己想不通,但經與唐燁一番交流,便都迎刃而解。
“小唐啊,跟你交流真是讓我受益匪淺,我得好好謝謝你。”魯院長略帶無奈地苦笑道,“可惜,你不給我機會。”
唐燁淡淡一笑,說道:“魯院長,我從小在醫院長大,你就是我親大伯,不必這么客氣。要是醫院新項目能順利建成,對您,對我父親,都是大好事。”
魯院長用力地點點頭,“你的心思我懂。我也得反思,你父親醫術精湛,一心撲在醫療一線,我卻對他關心不夠。不過你放心,市局領導和醫院班子都很重視,往后會給他調配不少資源。他以后除了做手術,還得參加一些省內外的學術會議,肯定會很忙。”
以往,像這類省級學術會議,鮮少會關注到唐瑜。
醫生到了一定級別,想要拓寬視野、拓展人脈,參加這類會議是必不可少的途徑。
唐燁微微頷首,接著說道:“還有就是課題和論文。我爸在手術中摸索出了不少實用技術,很有實戰價值。我建議醫院能協助他組建團隊,把這些技術整理出來。”
魯院長此刻心情大好,笑著感慨:“要是老唐有你一半的積極性,早就打出名氣了。”
唐燁明白魯院長這話是在暗示父親唐瑜習慣獨自鉆研,為父親解釋道:“神經外科醫生的成長周期特別長。我爸雖說已經五十二歲了,但才剛步入專業領域的巔峰期。
過去二十多年,他都在潛心打磨基本功,現在正是出成果的時候。
魯伯伯,您既是我父親的同事,又是好友,有您的支持,他肯定能厚積薄發,一鳴驚人。”
魯院長心里對唐瑜最終能取得多大成績,其實興趣不大。
但他心里清楚,要想讓新醫院項目順利落地,離不開唐燁在政府層面的大力支持。
既然唐燁對那些小恩小惠不感興趣,魯院長便暗自決定,從為唐瑜提供醫院內部資源入手,以此來換取唐燁在政府工作中給予更多助力。
滿足唐科長望父成龍的心愿!
待唐燁離去,魯院長旋即喚來齊平生,神情嚴肅地吩咐:
“平生,有幾件事得交給你去辦。
其一,上個月唐瑜提出的改革醫院薪資水平的方案,在接下來的班子會議上,要促成通過。
其二,主動與漢州大學醫學院對接,牽頭成立一個針對神經外科領域的課題攻關小組,盡快搭建起專業團隊。
其三,近期你多跟省里溝通聯系,留意有無外科相關的學術會議,盡量安排唐瑜多出去參會交流。”
“魯院長,那個方案主要提升外科醫生的薪資收入,如果通過的話,會引起其他醫生的不滿。”
“老唐是業務負責人,他的意見要被重視!老齊,時代在發生變化,你要跟上腳步才行!”
齊平生認真記錄著。
可內心卻猶如墜入冰窖。
魯院長這一系列舉措,分明是,鐵了心要大力扶持唐瑜。</p>